第614章:京师的万人血书_大明皇长孙:朱棣送我上皇位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14章:京师的万人血书

第(3/3)页

到人后,只得是于宵禁前离开皇宫。

  这也正是碰到了朱元璋回来。踸

  好家伙,这言官在宫里头等了许久未得召见,以为是朱元璋不想见他,结果是跑外边玩去了。

  这个言官真就是一点面子都不给,劈头盖脸就是一顿冷嘲热讽,都算是把台阶都给掀飞了,以朱元璋自己定下的制度怼得其无话可说,大写的尴尬。

  因为是想着对后世子嗣的制约,所以即便是现在,那怼了朱元璋的言官依旧是活得好好的,也因为怼了朱元璋这件事从而名气大噪。

  任何权力在失去了制约后,终归是如同脱缰的野马肆无忌惮。

  因为先前的制度改革,加上朱元璋本就对于言官们很是避讳,所以也没怎么关注过。

  这才对刘和问道。

  刘和恭敬的回道:“回禀陛下,自从陛下让太孙殿下执政那次后,言官们就再也没有弹劾过太孙殿下了。”踸

  朱元璋微微皱眉道:“这是怎么回事,难道是太孙暗中对言官们进行威胁了?”

  看似平日里温和的大孙,其实朱元璋很清楚,在真正触动到其利益之后,下手从来都是极为狠辣果断,从来也不会拖泥带水。

  慈不掌兵,在这一点上,朱元璋还是觉得很欣慰。

  不过这言官制度是自己定下来特意为规劝君德,肃清吏治所用,若被肆意威胁恐吓,导致失去了原本作用,便也是没了制约。

  大孙当然没有什么关系,可后世子嗣哪能个个都如太孙这般。

  能出一个大孙这样于朱元璋眼中的完美继承人,已经是大明之幸了。

  不说超越,那没有意义。踸

  能够出接近大孙这样的子嗣,他都要在黄泉里捧腹大笑了。

  而朱元璋清楚,大孙现在是有能力让言官们无法‘说话’的。

  刘和连忙解释道:“太孙殿下于言官之中定下和其他官员相同的规矩,禁风闻奏事,在弹劾其他官员时必要有充足的证据,若经都察院查实为空穴来风,则当以污蔑之罪论处。”

  “其奖惩俸禄,官职晋升,同样作为吏部之参考依据,太孙殿下曾说,言官不以言获罪,但以行获罪,无有特权,权力越大亦责任越大。”

  “在此之后,言官们许多事宜也就谨慎了许多,也没了随意弹劾太孙殿下的奏章。”

  这事因为涉及到俸禄改革,而且是对于所有官员一视同仁,朱元璋当时也看了,并没有放在心上。

  毕竟在特权这个事情上,自然是只能准许皇家才行。踸

  先前言官的事,也只是朱元璋做个表率,真说让言官骑在自个头上,哪怕是得全部给杀光了先。

  “大孙这招,算是打在了蛇七寸上,那些个平日里谁都敢弹劾的,没想到也是败在了大孙这边。”

  朱元璋啧啧叹道。

  这种不以皇帝身份强行压迫的法子,简单拨弄就能整治的手段,最是得到朱元璋的喜欢。

  这才是真正的御下之道。

  随后朱元璋就吩咐蒋瓛,将京师万人血书之事告诉大孙,看大孙如何处置。

  对于言官的事情,作为经历后后世语言暴力的朱英来说,最烦就是道德圣母。踸

  大明的言官现在于朱元璋的压制下还行。

  历史上永乐大帝朱棣,包括是朱瞻基这些,也都算不错。

  可到了明末崇祯,那就完全不同了。

  用崇祯的话来说:“君非亡国之君,臣皆亡国之臣。”

  说的就是明末的言官。

  那个时候,大明言官已经是权力爆炸。

  道德圣母到底有多狠,崇祯最是了解。踸

  你不听他的,那叫刚愎自用。

  你不让他说,那叫堵塞言路。

  你下令惩罚,那叫残害忠良。

  你若听他的,则另一派的言官就会站出来,说你被奸佞小人蒙蔽。

  若下杀手处死,嘿,那就成了名正言顺的昏君。

  则他便是因劝谏而死的忠臣,获得偌大名声。

  左也不是,右也不是,就可以知晓明末的崇祯心里有多苦,为什么会喊出这样的话来了。踸

  所以朱英必须要提前下手,把言官的路子给堵死了。

  只要有所制约的情况下,其实言官还是能够为大明所用,至少现在的言官们都算是真正的清流。
记住手机版网址:wap.read81.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