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9章:朱元璋的告诫_大明皇长孙:朱棣送我上皇位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29章:朱元璋的告诫

第(3/3)页

某种程度上来,其实朱英的这个手段,跟曾经历史上的海外殖民,算是异曲同工。

  不过作为大明人士,朱英这边还算是比较温和,没有那般野蛮。

  至少于买卖上,是公平的,不是随便搞个借口就来个大屠杀,霸占别人土地什么的。

  这也是因为大明现在于货物上,有着很强的贸易顺差,可以轻松的赚取足够多的钱财,没必要干那种留下恶名的方式。

  而就现在而言,对于大多数的地方来说,人力是最为廉价的。

  一条丝绸出手,多的不说,换他百八十个奴隶是自然没有任何的问题。

  而商人购置土地这样的要求,对于几乎绝大多数的国家来说,基本上都不会有什么拒绝的可能。

  这又不是什么割让国土,而买了地的商人,还可以缴纳赋税,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当然,对于在大明海商们来说,这赋税里的猫腻,那都是轻车熟路得很,在如今大明搞贿赂是一个很危险的事情,可在海外嘛,那当然就是家常便饭了。

  虽说这样的情况,会很容易滋生出一些大家族来,可对于这些朱英心中并未太大的担忧。

  只要大明能够保持强盛,再大的家族也要依附在大明这颗树上,如若后世的大明真的要灭亡,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只要神州足够强盛,那么终归是汉人的国度。

  也就是换个当家做主的人罢了。

  什么老朱家千秋万代,那都是扯淡。

  能够多传承,便也就多传承吧。

  真要消亡了,也没有太大的干系,也不是朱英能够顾得上的。

  后世近现代,曾经不可一世的日不落帝国,那也没个几百年,照样该日落就日落了。

  在这一点上,朱英还是想得很开。

  朱元璋略微沉思后,说道;“在海商这条路上,大孙比咱的思路要更加的清晰,但咱还是要嘱咐几句,要控住在该控制的范围内。”

  “商人逐利而行,心中没有什么忠诚可言,咱们大明强盛的根本,终究是要回归到农业本身之上。”

  “这些海商,便就是像一把双利刃,如果能够好的把控,那么自然可以为咱们大明添砖加瓦,若是一旦控制不好,他们就是祸乱之源。”

  “商人的贪婪是无止境的,心也是黑的,只要有足够的利益,出卖大明对于他们来说根本不会有丝毫的心里包袱。”

  “倘若哪天咱们大明与他国开战,指不定这些一些依附我大明的家族,到时候反咬一口。”

  “在这些事情上,大孙一定要牢记。”

  “可以给他们吃肉,但链子不能松开,要紧紧的握在自己的手中。”

  于政治之道上,朱元璋可以说轻松的甩开朱英八条街。

  尤其是对于权力的把控。

  朱英擅长商道,这并非是他天生就会,而是经历了后世的洗练,可以提前的预测到世界的变化,在每一步上都提前掌控先机。

  但是在政治上,白手起家建立大明,现已年近古稀的朱元璋,自然会更加的通透。

  这也是朱英就想着当太孙的缘故。

  朱元璋的话给了朱英一个警醒。

  治国不仅仅是钱财,还有更多社会上,政治上的意义。

  单纯的经济繁荣,并不能让一个大国长生久治,而对于海贸来说,也不能一味的放任。

  便是如同满清十大皇商一般。

  其实他们最初去支持满清,并非是为了推翻大明,仅仅只是因为在这里头有着足够的财富可以赚取罢了。

  只是这样的行为,导致加速了大明的消亡。

  在听到老爷子的话后,朱英心中顿时警觉,自己过于沉溺于赚取钱财了,应该多把心思放到发展国内工业基础上来。

  当下认真道:“谢爷爷教诲,孙儿险些沉迷其中。”

  朱元璋满意的说道:“能够想清楚就好,不过就现在来说,大孙的安排还是非常不错的。”

  “哪怕是各地有所灾荒,都能够迅速的进行解决,虽然暂且还没有进行一个人数上的统计,但咱能看到咱们大明于人数上,必然是进行了一个大的进步。”

  “人才是根本,只要有了足够的人,咱们大明就能越发的强大起来,甚至是超越历朝历代。”
记住手机版网址:wap.read81.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