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文化的碰撞_大明皇长孙:朱棣送我上皇位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62章:文化的碰撞

第(3/3)页

破天了,那些掌柜还是个商人,至少无法干预到官府之上去。

  哪怕因为商会的关系,不似其他商人那样受到鄙视,至少在明面上,算是比较尊敬。

  这也是一个极限了,一个朱英感觉的极限。

  他不想商人的地位过于低廉,可绝对不会让商人的地位过高,甚至要高过地方官府本身,在内部的惩罚中,以权谋私,往往是按律严惩。

  罚没的财产,除去填补贪污所得,举报者可得半数。

  这样的制度,让那些在上层,如地方分会的负责人,做事的时候,难免要多上几分小心。

  不过在这方面,诬陷同罪。

  除夕这天。

  天微微亮时,本来火热的京师,在这严寒的冬季,好似被点燃的熊熊烈焰。

  街道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并肩而行。

  哪怕是最为贫穷的百姓,也穿上了看上去干净整洁的衣裳。

  春节,对于所有的中原民族来说,都是一个重大的节日。

  不仅仅是汉人,凡中原王朝所属,尽皆如此。

  大明,是第一个多民族大团结王朝。

  蒙古人,女真人,契丹人,汉人,突厥人,色目人等等各类民族,在京师都非常的常见。

  哪怕是波斯人,阿拉伯人,甚至是更远地方之人,也并不稀奇。

  这就是大明,这就是中原王朝之国都。

  当她的潜力被挖掘出来后,得到有效的控制后,人们惊讶发现。

  原来,我们的京师,是这么的繁华。

  正阳门至外五龙广场两侧的房屋,早就被官府通知了要拆除。

  不过那是年后去了。

  这里的店铺地契所属,得到了足额的赔偿,在现在这个世道,真可算是非常难道。

  无一不在歌颂朝堂的恩德。

  至于什么钉子户,坐地起价啥的,不存在,也不可能存在。

  管你七老八十,亦或三岁幼儿,想要坐地起价,从中阻拦,直接打断腿就丢出去了,甚至都得不到旁人的怜悯。

  现如今,在这两侧店铺门前,都有画师作画,没有照相机的年代,想要保留怀念唯有作画了。

  这些堪称黄金地段的店铺,得益于朱元璋当时进城的大方,很多都是掌控在南京本地人的手中,并没有强行征收。

  因为当时朱元璋已经把这里定为国都,不想搞得民怨沸腾,在战争后,以安抚为主,且朱元璋立国时,早有心思承认蒙元为中原王朝之正统。

  自然不会纵容麾下巧取豪夺。

  这些南京人,对于店铺,有着特殊的情感。

  从第一家请画师作画后,陆续其他家的掌柜,都开始到处请画师,这让画师这个行业,突然就变得抢手起来。

  “你这西夷画师,凭什么比咱们大明的画师,要多出一百文来。”

  “你可知道寻常画师一幅,不过几十文,今日是个好日子,大家图个圆满,便就都一百文了,你还要老夫两百文,当真以为本掌柜好欺负不成。”

  一店铺门前,起了争执。

  原来是一位西夷人,背着好似作画的工具,毛遂自荐,说自己也会画,但是要价,却比别人要高出一百文钱来。

  那西夷人看围观的人越来越多,不但没有惧怕,反而有些得色,用流利带着些许口音的官话回道:“这位掌柜大人,我作的画,你可先看看。”

  “若是不满意,分文不取,若是满意,就按我的价钱出,可否。”

  掌柜的看着人多,巴不得自家店铺门口更加热闹,单单这事就值百文吗,便就点头应道:“行,就按你说的办。”

  西夷画师闻言,颇有些不伦不类的朝着周边的吃瓜人群作揖道:“还请诸位父老乡亲,做个见证。”

  人群中,顿时就传来叫好的声音。

  都想看看这西夷画师的画,到底和大明画师的画,有些什么不同,整得怪神秘的。

  西夷画师自信的架起了画架,和大明画师倒也没多大差别。

  纸是大明的纸,笔却不是大明的笔。

  “这西夷人,怎么就拿块石炭作画,真是稀奇。”

  “这石炭作的画,会不会等会自个就烧起来,还能给咱们表演个戏法啥的。”

  “且看,且看。”

  在周围人群的注视中,西夷画师拿着石炭,在纸上迅速开始画了起来。
记住手机版网址:wap.read81.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