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站在巨人的肩膀(第二更,求订阅)_开局推演,美利坚大亨正版免费阅读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30章 站在巨人的肩膀(第二更,求订阅)

第(3/3)页

不起眼的工具钢,不仅限制了机器的性能,而且也限制了某些新发明。

  所幸炼钢的坩锅是现成——这年月的机器厂,往往都是自己用石墨坩锅制造高硬度的碳素钢,用来生产刀具,这倒方便了朱先海试制新式工具钢。

  他选择试制的是最“原始”的高速钢,这种具有高硬度、高耐磨性和高耐热性的工具钢,直到1898年才被美国人发明的,又称为锋钢,俗称白钢。它的配方和制造工艺都非常简单。

  也就是在试炼高速钢时,朱先海才意识到,这个时代的钢材之所以昂贵——每吨高达167美元,而每吨钢运到南华的成本还要再增加几美元。就是因为所采用的“坩锅炼钢法”,不仅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而且也会耗费大量的原料。

  “要是建个钢铁厂,用平炉炼钢,那岂不是就赚大发了!”

  朱先海的眼前不由一亮。

  “眼下转炉炼钢法应该已经发明了吧!不过,它好像有点技术问题……”

  尽管贝塞麦发明的转炉炼钢法早在1855年就已经投入使用,但是因为不能进行脱磷和脱硫,使得它只能使用优质的低磷铁作原料,而且空气中的氮对钢水的性能影响很大,限制了转炉炼钢种类及其应用。这也是为什么后来平炉炼钢法会成为炼钢主流工艺的原因。

  “西门子平炉……这会好像还只是用来熔炉玻璃,嗯,南华好像是还有个玻璃厂了……就是不知道,玻璃厂用的是不是西门子平炉。”

  工业的初步,有时候比想象的更难,有时候也很简单,就像西门子平炉——也就是有蓄热室的高温火焰炉一样,差不多熔炼了近十年的玻璃,才有人用西门子平炉炼钢。

  其实,很多时候,技术发展总是如此,一些新技术刚刚发明的时候,要过很长时间才会在另一个方面得到发扬光大,而在这之前,只是在某些方面得到局部的应用,甚至还有可能被历史所淹没,直到多年后才会被人从旧技术中重新“打捞”。
记住手机版网址:wap.read81.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