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税务监的一天_晚唐浮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七章 税务监的一天

第(3/3)页

还服用虎狼之药,这可真是……

        杜晓叹了口气,将毛笔搁下,端起茶盏,神思不属。

        遥想当年,圣人崛起之势愈发明显,素有聪慧之名的妹妹被送入宫中,服侍圣人,整个杜家也彻底投靠了过去,自己第一个大展拳脚的官职便是陕州灵宝令。

        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自己也年逾五旬,进入垂暮之年。整个天下欣欣向荣,一切都在转好,但没有什么是永恒的,他不是,圣人也不是。

        可惜了。

        喝完茶后,杜晓收拾心情,继续办公。

        云南道桑州置镇军,需拨款修建军营,提供镇兵家属房屋、田地、耕牛、农具、种子及前两年的口粮——都是需要花钱的。

        桑州镇军员额三千,从胜捷军内抽调。

        杜晓知道,胜捷军是蜀军最后的精华,熟悉西南环境,精于山区河谷间的中小规模战斗。十余年来,这支部队的员额一直在稳步下降,从最初的四万多人降到了两万八千——抽调三千人组建镇军后,就只剩两万五千人了。

        两万五千,恰好是一支禁军步队的人数——马队员额分一万、两万两种。

        杜晓觉得,圣人很可能想保留这么一支队伍,专门用来在西南山区作战。

        这不是他乱想,事实上枢密院内也有人这么怀疑,甚至现成的例子都有:宁远、清海二军,各有两万众,以福建、湖南、岭南、吴越等镇降兵为主,前者为步队,先后驻防于长沙、邕州、交州等地,后者常驻广州,依靠舟师登陆作战。

        这两支部队已经被编为禁军,没有如同其他降军一样被拆分、遣散、消耗。编制始终维持着,用来弹压广阔的南方。

        他们其实也是沾了环境、气候的光。

        北兵南下,短时间内还好,若驻扎个几年,实在难以适应。再者,南方那个地形,也不适合北方重甲武士大开大合,骑兵集群反复冲击的路数,需要的是善于山间攀缘,轻捷精悍,适应湿热环境的军士。

        宁远、清海二军四万人能被列为禁军,胜捷军也有这个可能。况且他们的战斗力并不弱,长期在黔中、云南厮杀的他们,已经不是当年那支弱旅了,搞不好是最近十年内唯一一支战斗力在提升的部队。

        杜晓看完后,没有任何犹豫,批准了所需钱粮。

        就这样一直忙到了傍晚,杜晓拿起最后一份,随意看了看。

        比起前面那些开支,最后这个简直小得可怜,只要一千缗钱。

        他有些纳闷,这么小的开支怎么也能送上他的案头?

        仔细一看,原来是圣人将在神都苑赐宴,招待入京赶考的诸科学子——这就难怪了。

        时已九月,有些来得早的学子已经在京城住下了。待到深秋、初冬那会,差不多所有赶考士子都将随着朝集使抵达京城,到礼部报名备案。

        明年二月末,三年一度的科举又要开始了。

        “一年年,过得可真快啊。”杜晓感慨了声,唰唰签下了名字,用完印后,也懒得收拾了,直接下直。
记住手机版网址:wap.read81.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