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选才_晚唐浮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四章 选才

第(3/3)页

移民建设,已经成了关西人的根据地。

        邵树德在这里,着重巡查了永济渠西段的水利工程建设。

        「当年怀州之战,纵兵追击庞师古。时逢大雨,将士们在烂泥地里打滚,艰难无比。」邵树德感慨万千,道:「但当年的烂泥地,而今都成了万顷良田。又有渠水通黄河,好地方。」

        汉之河内郡,能不好么?

        东汉之时,河内户口超过河东。唐时,河东超过河内。

        到了夏朝,河内说不定又要超过河东了。

        一个地方的发展,与政策息息相关,核心地盘总会得到各种优待。

        「陛下,永济渠西段经过多年治理,通航条件已经大大改善。」门下侍郎赵光逢遥指前方,说道。那里是沁水河面上船帆点点,昼夜不停地运输着,将已经成为品牌的「河阳麦」输送入京。

        沁水西岸,沟渠如蜘蛛网般密密麻麻,将潺潺流水送入田间地头。

        而一望无际的田野之中,沉甸甸的麦穗已然染上了金色。再过月余地里的小麦便可收割了。沁水东岸,农家少年郎骑着马儿,在田间地

        头巡视着。

        见到年岁相若的同龄人之时,轻声谈笑。

        遇到挎着果篮的小娘子之时,又故意加快马速,互相较劲起来。

        就百姓而言,宁可养牛也不愿养马,因为牛的经济价值更大,照料起来也更简单。但如果生活上已经不那么窘迫了,有一定的余裕时,养匹马也不是不可接受。

        「以往你们上疏谈及百姓生活,朕将信将疑。」邵树德突然一笑,说道:「但一路走来,发现很多人家都养了至少一匹马,朕信了八分。如果生计艰难,第一件事就是把用处不大又麻烦的马儿卖掉。对农家来说,哪怕骡子都比马管用。」

        陈诚、赵光逢等人听了皆笑。

        想要糊弄圣人,是真的不太容易。他有太过丰富的生活经验,能从细节处推测全貌,做出自己的判断。

        陈诚犹记得,圣人曾说,乡村酿酒业的恢复,是这个乡村百姓生活恢复乃至富足的标志。仔细想想,颇有道理。

        如果是一个常年养在深宫里的天子,他能通过种种蛛丝马迹来判断百姓生活吗?

        他不能,因为他没有生活经验,官员们甚至都不需要费心费力作假,东西放到他面前都未必看得出来。

        不仕州郡者,无以为宰相。

        不通民情的天子,也就只能玩弄权术了。

        今上根本不需要玩弄权术,他一般也不玩弄权术,他就那么直截了当,站在那里,就能讲出一二三,他是真的懂。

        「宋侍郎治河阳多年,如今这一切,他看在眼里,应该也很欣慰吧。」邵树德转头望向南方。宋乐也老了,时不时告病在家。

        邵树德叹了口气,让人拿来纸笔,当场写道:「中书侍郎宋乐·····劝农重谷,以备饥荒,训卒练兵,用防寇盗。但躬行俭约,政不烦苛,省宴乐则务赡军需,绝饷遗则尽资公用,渐使疲羸苏息,帑藏充盈。减朕之忧勤,宽朕之怵惕······宜加食邑二百户。」

        写完,翻身上马,道:「回家。」
记住手机版网址:wap.read81.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