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0章 沧海一粟_长安之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950章 沧海一粟

第(3/3)页

“原来如此!”刘擎奋笔疾书。

  经济是节度使府政事的重中之重,杨玄老早就想给几个主要助手谈谈这个事儿,今日倒是个契机。

  “前面我所说的,节度使府对经济的管控必须是精准的,必须是经过多番调研,再三确证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懂经济,必须要懂的经济规律。

  这一点,不只是你二人要学,其他人也得学。我不希望看到上位者一拍脑袋就做出决定,损失惨重后又做了缩头乌龟。”

  “是!”

  杨玄说道:“要想学懂经济,首先要弄清楚发展经济的目的,弄错了目的,便会南辕北辙。”

  “发展经济的目的,是富民,是富国强军。这是顺序,弄错了顺序,就会本末倒置,做出的决策糊涂透顶。”

  “先富民?”宋震问道:“不该是先强军吗?”

  “当下的大唐和北疆,可有强大的令人不安的大敌?”

  宋震摇头。

  “那么,当下发展经济的第一目的便是富民。唯有民富了,经济才能全面发展。

  我举个例子,去岁丰收,那些开荒的农人免税三年,多少人眼红,进言说该收税,我罢黜了两个官员,这才压住了这股子风潮。

  再看看今年,去岁农人丰收不收税的好处就来了,商业蓬勃发展,工坊越做越大,酒肆,布庄,畜牧,乃至于小摊小贩,各行各业都受益于此。随即各级官府收取的赋税大规模增长……”

  杨玄指指虚空,“这是什么?这是小河有水大河满。这是先把馒头做大,再去分润。什么是经济?这便是经济。”

  “经济不是竭泽而渔,经济是一门学问,圣贤书中没有答案。”

  “那么,要想寻求答案该去何处?”宋震问道。

  “去民间,去工坊,去田间地头,去市场。去和百姓交谈,去和工匠交谈,去和农人,去和商人交谈……去弯腰,才能学到真本领。那等坐在值房中,靠着所谓的圣贤书和臆想来做决策的,都是蠢货!”

  说完,杨玄觉得今日也该结束了。

  口有些干,可水呢?

  这些小吏越发不像话了。

  回头得重新立规矩!

  杨玄回身,蹙眉准备呵斥。

  却见门外围满了人。

  小吏,官员……人人左手拿着纸,右手执笔,都在奋笔疾书。

  ……

  杨玄没想到自己一堂课把整个节度使府都搅动了。

  回到值房,赫连燕来请见。

  “郎君,我虽不懂,可听着那些话却觉着字字千金。这等学问不该传之于外。可要封口?”

  “威胁?”

  “是!谁敢外泄郎君今日一句话,全家流放!”

  “无需杀气腾腾。”

  “郎君没看到,节度使府中的那位主事潘荣,先前逢人就说国公睿智。”

  潘荣是节度使府主事,当初科举曾高中前列,可这人太顺了就嘚瑟,得罪上官和同僚,后来被排挤到了北疆。

  这人到了北疆,满肚子牢骚,觉着自己大才槃槃,却不得重用。言语间,连刘擎和宋震都不放在眼里。

  “无需管。”

  “那些学问流传出去……”

  “我就随口一说。”

  赫连燕:“……”

  “郎君。”

  林飞豹进来,“南边来信了。”

  杨略?

  杨玄心中一紧,接着一喜。

  “我回家一趟。”

  杨玄起身出去。

  到了前面,就见潘荣和几个同僚说话。

  “……长安那些蠢货谈及经济,必然是先贤曾说,自家却毫无主见。纸上谈兵犀利,做事却一塌糊涂。今日国公一番话若是传到长安去,定然能让那群蠢货目瞪口呆。”

  有人说道:“潘主事,你以往可是谁都看不起。”

  瘦削的潘荣干咳一声,“别人我是看不起,可国公,那是潘某所敬仰的。”

  赫连燕站在后面,赫连荣悄然而来,“国公那番话,传出去便是千金不易的治国良方。可要禁言?”

  “国公不许。”赫连燕摇头。

  “为何?”赫连荣不解,“无论是宁兴还是长安,定然会做出封口的决定。”

  赫连燕看着那个孤傲的潘主事,“郎君说,那番话,只是他随口一说。”

  “随口一说?”赫连荣的脸颊颤抖了一下。

  “对,你可知这话的蕴意?”

  “那番关于经济的话,只是国公满腹学识中的一隅。”

  赫连燕摇头。

  “不,是沧海一粟!”
记住手机版网址:wap.read81.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