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第五十七章_早安!三国打工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40章 第五十七章

第(2/3)页

的高冠博带造型,但如果和徐孟比一比,她觉得这位老者的神情更端肃些,举止言谈中除了风度外,更明显地带着那种分寸与疏离感。

        老者当然是陈珪,周围那些则是陈家子弟与学生,出门来迎时,刘备也立刻上前,端端正正地见过礼,又介绍了一下她。

        “这便是陆悬鱼,自青州随我至此。”刘备这么说道,“虽未及冠,却立下了不少功劳。”

        老头儿很矜持地笑了一笑,“原来如此,无怪乎看着面生。”

        没了。

        主室里也不见什么珍奇珠玉,但能坐几十号人的大屋子这么暖和,她寻思着木炭消耗量还是很惊人。

        陈珪与刘备聊了几句之后,注意力便转到她这里来了。

        “陆小郎君师从何人?”

        “不是什么大儒,”她小心翼翼地说道,“胡乱读点书,认几个字。”

        老头儿捋自己白胡须的手一顿。

        “乡野隐士,不愿留姓名于世,也是有的,”他这么评价了一句,“小郎君受过什么书?”

        “……《孙子》?”

        老头儿的手又一顿。

        子弟们开始窃窃私语。

        ……她总觉得回答得可能有点非主流,考虑到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她好歹也该将儒家经典读一读。

        ……但高顺的军营怎么可能系统地教什么经籍呢?

        陈珪似乎也察觉到了,于是又转向了刘备,不紧不慢地开始聊起了今天的天气,什么时候下雨,今年收成又该如何。

        她全程没有用上胡桃,因为除了那两个简短的问题外,陈珪再没和她说话。

        当然礼物也没收。

        回去的路上,刘备也有点不太开心,但还是劝了她几句,“下邳陈氏世代两千石,想要和这样的门第交际的确有点难,但没关系的!”

        像是在给她打气,又像是在给自己打气一般,主公这么说道,“过几日我再寻几家试试!”

        “其实也没什么的,”她小心地说道,“主公你这般,倒像恨嫁似的……”

        刘备骑在马上,瞪着她不说话。

        ……难道胡桃是这时候用的?

        “你若是个女郎,”主公嚷道,“何至于这般艰难!”

        她先将主公送回府,又慢慢骑马回小沛时,已经夕阳西下,小沛城中家家户户都在忙着回家生火做饭。

        只有她那套暂住的宅邸门前特别不一样,停了车马。

        “谁来了?”她问门口的亲兵。

        这个自平原城跟她一路至此,没见过什么世面的粗鲁汉子疯狂地摆起了手,想了半天也没想明白那一串儿定语,最后只简短地说了一句:“来了个白胡子老头儿。”

        陆悬鱼走进正室时,李二正在疯狂地跑来跑去,被陈珪支使着往炭盆里加炭,加了炭还不算,一个炭盆不够,得再来一个。

        “我老人家年岁大了,怕冷,把那个炭盆挪过来,离我近点,”陈珪理所当然地说道,“还有,要新煮的热茶送一壶来。”

        于是李二忙不迭地又跑出去煮茶,正好与台阶下的她撞上。

        ……有点尴尬,这老头儿是如何跑到她家来了?还跑得这么快?早知道她拉着主公一起来好不好?现在留她自己和一个胡桃有什么用?

        ……她得冷静点。

        “啊这……”她搓了搓手,脱了鞋子,走进来,“陈公光临寒舍,蓬荜生……”

        “你年纪这么小,”陈珪说道,“骑马这么慢,竟让我好等!”

        ……她想搓搓脸。

        但陈珪也没留她在那里拿脚抠地毯,又径直问了一句,“你带的东西呢?”

        猪腿、大雁、金帛,搬回来放在正室里,堆了个小山。

        陈珪捋捋胡子,“刘使君今日带你上门,若我应了,别人难免说老头我畏惧权势,也难免说你因人成事。”

        “陈公说得对。”她小心地附和一句。

        老头儿瞥她一眼,指了指面前,让她坐下。

        “这会儿我到你家坐了坐,咱们也就不是陌生人了。”

        “嗯嗯嗯,”她坐下后赶紧又附和了一句,“咱们就是熟人了。”

        老头儿又瞥她一眼。

        ……这话好像说得也不对。

        但是她现在处在一个社恐大爆发的状态,就差要从袖子里拿起胡桃塞嘴里了!

        但是塞了胡桃还怎么答话!主公又不在这里!

        “今日去我家,是刘使君的谋划,而不是你自己愿意登门的,是也不是?”

        ……这怎么回答?

        她又伸手摸了摸袖子里的胡桃。

        李二小心地捧了茶进来,暂时解救了她。

        陈珪喝过茶后,摆了摆手,“你这孩子虽然很不会说话,但心性倒好。当面求人,不现阿谀之色;被拒以后,也没有怨愤之气。”

        “这也没什么,”她小心地说道,“陈公当面拒绝我,是磊落之人,总比那班当面交好,背后使坏的人强多了。”

        捧着茶碗的陈珪看着她发呆。

        又过了几秒,老人家终于又把话题艰难扯回来了。

        “若说平日,你这样的孩子,我便认作故旧子侄,也不为难,”陈珪说道,“不过此乱世也,我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wap.read81.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