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第七十二章_早安!三国打工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90章 第七十二章

第(3/3)页

  “鲜卑与乌桓部皆由各自首领统兵,其上则由乌桓司马阎柔统一节制。”

        ……看起来节制得也不是很好。

        ……但事实上,比起领了袁绍印绶,因此骄横跋扈的乌桓蹋顿来说,这群各自攻伐的鲜卑人在阎柔眼里已经是非常听话,非常顺从,非常乖巧的好孩子了。

        ……不过这是后话。

        “将军,”狐鹿姑很亲热地说道,“袁绍假托朝廷名义,为乌桓各部发了印绶,他们才会这般死心塌地。”

        “哦,哦,”她没明白,“咱们到时候揭穿他?”

        狐鹿姑那张小黄脸就是一绷。

        “那不揭穿?”她又试探性问了一句。

        “他的意思是,”张辽在旁边看不过去,“朝廷在咱们这里啊。”

        “乌桓迎娶了袁绍宗女,想拉拢是拉拢不过来的,但并非只有乌桓一族啊!”狐鹿姑赶紧猛拍胸膛,声音也慷慨激昂起来,“我们南匈奴的大单于也有一颗赤子忠心,天日可鉴啊!只要天子也能给我们一个印绶!我们也愿意——”

        “你们也愿意南下中原,如鲜卑人一般吗?”她忽然截住了他的话。

        她的语气平静得很,帐篷里却忽然静了下来。

        “我们愿为大汉效死,”狐鹿姑声音立刻又变小了,很是乖巧地说道,“至于怎么打,在哪打,都听刘使君的,听将军的。”

        她看了看狐鹿姑,又看了看高顺和张辽。

        张辽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只是轻轻地点了一下头。

        “那些被劫去的生民在何处?”高顺问道。

        天气炎热,但营中的气氛比天气还要炎热些。

        司马家送来的牲畜变成了烤架上滋滋流油的烤肉,撒一把盐,香得连舌头也一起吃下去。

        军中将士们眉开眼笑,人人称颂——不愧是河内司马氏啊!要不怎么人家就是名门高第呢?那肯定是因为人家行事磊落忠厚,看看这事儿办得,多得人心啊!

        但那群也居住在营中的司马们所思所想与兵卒们迥然不同。

        “咱们得早些走,”司马懿看了看父兄们,“陆廉行事,不似杀伐果断之主,若在此久留,恐误我等。”

        “二郎,为何如此说?”

        “听说她派人去审问俘虏,被掠男女究竟在何处,”司马懿说道,“恐怕想要出兵将他们救回来。”

        有人皱起眉头,“陆将军既有此心,足见高义,将东郡生民救回来有何不妥?”

        “当然不妥!”司马懿斩钉截铁地说道,“生民越聚越多,赶路速度越来越慢,如何打仗?鲜卑人见她爱护士庶,自然会放心大胆地集结冲阵,她纵为名将,能敌鲜卑,难道也能敌乌桓?她有多少兵马,经得住这样糟蹋!”

        上首处的白胡子老头冷冷地看了他一眼,“依你说当如何?”

        “依孙儿说,咱们明日便启程,这里距离濮阳只有二十里,咱们只捡精壮的仆从带上,疾行便是!”

        老人左右看了看。

        一帐篷的司马们,都露出了“二郎果然是我们当中最机灵的那一个!”的神情。

        老人摸摸胡子,伸出手去,招了招。

        他这个机灵又果断的孙儿连忙起身,凑到他身边。

        老头儿抄起自己的鸠杖,照他脑袋就狠狠地来了一下!

        “咱们得想个计划,”她说道,“那些百姓走得很慢,想追上不难,我与高伯逊便足可击退鲜卑人的辎重兵,将百姓救回,但酸枣以西的鲜卑人听闻消息,必定要追上来。”

        她带兵打仗当然没问题,但如果兵马和百姓掺在一起,那就大大的有问题了。

        张邈张超的军队多为步兵,而且还需要防备不知道走到哪里的袁绍本部兵马,不能乱动。

        赵云想了一会儿,忽然伸出手去,在沙盘上点了一点。

        “我伏兵于此坡上,待辞玉遇敌,便将其引来,我领兵而下,如何?”

        她眼睛一亮。

        “此坡可有名?”

        几个人都不是东郡本地人,这个小山坡也没有什么名气,张辽冥思苦想时,小陆将军又冷不丁说话了。

        “咱们给这里起名为长坂坡怎么样!”

        “长坂坡?”几个人都一脸迷惑,“此处无河无田,如何称‘坂’?”

        “这一点都不重要,”陆悬鱼很认真地说道,“我听闻军中常用筮人占卜,以求出师顺遂,我算了一卦,这个名字对子龙将军来说,很吉利!”
记住手机版网址:wap.read81.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