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 第一百二十七章_早安!三国打工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45章 第一百二十七章

第(3/3)页

断了齿也不曾察觉,扶着仆役的手从车上下来,磕磕绊绊地就奔到了这位高士的身边。

        但这幅模样并没有令高士不悦,反而让他眯起眼睛,呵呵地笑了起来。

        孔融和诸葛玄尽管衣冠不整,但他们毕竟穿着染了色的细布直裾,又着锦缎蔽膝,腰间以金玉作带钩,冠上又有玉蝉,一看便知是两位贵人,而这个四十多岁的高士却完全是另一种样貌。

        他头上只束了一条头巾,一身布衣,除此外再无配饰,朴素得就像个破落寒门子,再加上皮肤黝黑,就更称不上符合士人审美了。

        但他有一副好相貌,他身材高大,足有八尺,眉毛长如远山,又有美须髯,站在他们面前时,并不曾矮过一头。

        当然,孔融不是为了他的好相貌而狂奔出城的。

        陆悬鱼当初千里迢迢出人出力将诸葛叔叔带回来时,刘备很是不解,认为这可能是千金买马骨的一个行为,用这种求贤若渴的态度来昭告天下,他们很需要贤士。

        诸葛玄毕竟名声没那么大,但这件事传出去后,也确实有不少名士跑来下邳和剧城,想要谋一个职位,或是过来做学问,况且诸葛玄不仅自己是个人品才学都不错的文士,还附带了一只诸葛亮,这笔买卖怎么都是赚的。

        但如果论起真正的千里马骨,管宁肯定算其中之一。

        这人少时就很有名气,曾与华歆邴原共称一龙,后来因为天下大乱,十几年前为了避祸,早早地从北海启程,乘船去了辽东。

        当时许多士庶也去辽东避祸,有人到了就在辽东太守公孙度的手下谋一个职位,也有人一心苟起来买田置产,只有管宁既不出仕,也不赚钱,而是隐居在山谷中,一面自食其力自种自吃,一面教附近的黔首读书识字,教他们礼仪和文化。

        这位隐士的名气越来越大,先是太守想要请他,后来听说袁绍也问过,但始终没有后文,管宁始终不出仕,也始终不离开他所居住的山谷,但后来听闻北海建了学宫后,倒是把自己的儿子派回来,跟着学点东西,顺便抄点书运回去。

        在此期间,孔融写过信,派过使者,刘备写过信,派过使者,田豫写过,诸葛玄写过,甚至连文采挺抱歉的陆悬鱼也在大家的目光下惴惴不安地拿起笔,勉强地写了一封短信,劝他回来。

        ……都没啥用,这位世外高人说不回来,就不回来。

        所以现在管宁突然回来了,这就惊掉了青州人的下巴。

        要知道管宁当初离开家乡是因为战乱,现在整个中原打得你死我活如火如荼,战争烈度只有比以前超级加倍,诸葛玄甚至都准备让自己侄子随时跑路了,谁会这时候返回青州?

        ……就不免让人怀疑管宁是不是被延迟的消息给坑了。

        但这位穿着布衣的贤士神情里一点也没有慌乱,他平静而愉悦地微笑着,他身后带回来的族人也是这样的神情。

        “日逝月除,时方已过,今见乱世将终,在下归乡心切,未想惊动诸位,”管宁笑道,“心实不安。”

        孔融身后的士人里发出了阵阵窃窃私语。

        有人敬畏地发言了。

        “管公既明数学,察天时,莫非是……”

        管宁的目光转向了那个人,脸上的笑容就更深了。

        “在下非因天象而归,”他说,“而是人心。”
记住手机版网址:wap.read81.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