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五章 计划_穿梭致富从1985开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九十五章 计划

第(3/3)页

箱是独立存在的,那么为了平衡配重,会在油箱内部油泵安装感应器,同时抽取油料对发-动-机进行供油。

而且这种类似战斗机的油箱不是那种空的,里面布满了各种东西,防止飞机在翻滚的时候油料在里面晃动,产生额外的力量。

也要进行测试,这小东西别看小,比战斗机费劲……。

不是在测试就是在测试的路上,终于内部弄完了剩下的就是外面的蒙皮了,蒙皮好也要采用复合材料,但是何贵哪里有什么复合材料,复合材料比铝合金制造麻烦不说,安装也麻烦。

飞机蒙皮就好办多了,按照要求加工出来,切割成要求的形状,然后按照榫卯结构,说的通俗一些,就像木地板一样。

结构之间有特殊材料,可以让飞机蒙皮在高低温之间不会开裂,类似于陶瓷纤维的结构。

飞机在高空温度低,在低空温度高,还有高速飞行的时候与空气的摩擦。

越是低空,空气密度越大,这也是为什么飞机的巡航最理想高度是一万多米的高空呢。

蒙皮制作相对来说,是最简单的,不过也不那么简单,毕竟部分需要一个弧度的。

何贵在作坊里面忙乎的时候。

矛隼终于迎来了官宣,x飞那边已经制造出了四架,算上何贵制造的一架,就是五架了。

大媒体给了一个十五分钟的新闻,详细介绍了这一款新飞机。

“经过科研者的奋斗,我们制造出了这一款飞机。”

“这一款飞机,有着5500公里的作战半径。”

“在满载的情况下,也达到了4500公里的作战半径。”

伴随着画面的介绍,机舱内部的驾驶员的位置就展现出来了。

全部是按键以及各种屏幕,也有少量的其他仪表。

一看就知道非常先进,而且这种布局也减重,另外就是智能化很高。

“采用了全电操控,两人就可以完全的操作整个飞机。”

“超大的弹仓可以搭载六枚20。”

“并且在尾部有后视雷达,大大提高了生存率。”

最后的镜头五架灰色的大家伙就一起起飞,阵仗的确是太大了。

要知道某岛距离咱们有2700公里,战斗机的作战半径一般是1500,所以在没有加油机的状态下,多少有些尴尬了。

至于说飞机其他情况,总重量多少,载重多少,还有机体结构,发-动-机结构什么的都没说。

但是这样已经足够了,其实吧,这些消息广大网友基本都知道了,但是大媒体没说,大家心里始终没有底的。

20其实就是陆基10的改进款。

10是陆基对海的,二十是空对海的……能够携带六枚陆基巡航捣蛋,这已经是不得了了。

两发的轰炸机,这已经是性价比最高的了,一次携带这么多。

携带副油箱起飞,安全航程之内消耗副油箱,然后丢掉副油箱,作战半径4500,那么要是单程呢……至少9000.

这是什么概念,洲际捣蛋也才8000公里,飞机单程就是9000,加上20的2500,就是11500了。

这是携带六个,那么携带一个呢,5500的作战半径……。

网友们齐齐刷着。

“厉害了,我的海东青。”

“厉害了,我们的海东青。”

“厉害了,我的国。”

“厉害了,海东青。”

“楼上的为啥说海东青啊?”

“就是,海东青是啥,看新闻都不带脑子吗?”

“唉,网络时代,但凡懂得搜索一下,也不至于到处丢人现眼。”

“矛隼也是海东青,不过这个矛是什么意思,咱也不知道。”

“矛盾的矛,是一种武器。”

“矛是一种冷兵器时代威力很强的武器。”

“厉害了,终于等到大媒体公布了。”

“唉,可怜的六爷被放在机库外面了。”

“这个没办法,六爷也该养老了,把重任交给新一代。”

“六爷还是用处很大的,六爷可以低空飞行。”

“楼上的傻不傻?矛隼也可以低空飞行,只是不能低空超音速突防,不过我个人觉得这是时间问题。”

“对,以前咱们想搞,但是没机会,就只有理论,没有这么大的家伙可以超音速,自然就没法试验。”

“超低空突防,可不是那么简单的,美利坚的B2,也是亚音速。”

“对,高超音速突防,难度是很大的,不过我相信一定会出来的。”

“咱们的H20什么时候出来啊?”

“楼上的是什么意思,在这里打探消息,什么时候出来还给你看啊,肯定不给看的。”

“就是,这种肯定是要藏起来的。”

何贵是第二天下班才看到这个消息的,隐身轰炸机,这个不好说,以前因为飞机引擎的问题。

没有强大的引擎,那么想要自由的飞行,难度还是很大的。

现在有了引擎,就不好说了,但是难度也是比较大的,就单纯的一个设计,也许就需要两三年时间。

当然了,也许有储备,但是储备的技术也仅限于理论,并且发-动-机不一样,那么结构肯定不一样。

另外想要把发-动-机吃透,何贵觉得五年应该是最低的,一边吃透发-动-机,一边设计,最低可能是五年时间。

而且隐身轰炸机,航程太短了也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带弹量也要足够。

现在有了矛隼,区域防御已经没有问题了,隐身的哪怕是制造出来,也是不会公布的,杀手锏肯定不会轻易曝光的。

何贵可是知道里面难度的,自己在隔壁世界百安飞行器公司,又是有160,又是有当年老毛子的人,到现在验证机都还没出来呢,经费更是在燃烧。

不过百安飞行器公司已经走上正轨了,就凭借每年国内飞机的需求,就足够养活了,当然了,另外一个麦道更加滋润了,因为全世界基本都要找他买飞机……,当然双方都有默契,一个提供配件,一个高价销售……麦道的股东笑的嘴巴都合不拢了。
记住手机版网址:wap.read81.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