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刘能一去不复返?_汉献帝刘能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六章 刘能一去不复返?

第(2/3)页

是说一点什么会比较好。马超说那陛下您说吧,我听着就是了。我说那明天就聊聊科举制度吧,不过这事得你来提。马超想都没想就同意了。

  出宫之后马超懊丧的一拍大腿说:“糟了,忘记和陛下说我妹妹的事了。”

  第二天,我如约出现在早朝的龙椅上,坐在那里神态雍容气度华贵的看着下方。马超很高兴,他率领群臣参拜完陛下之后就说:“我觉得陛下之前提出的那个科举制度很好,咱们有必要尝试一下。”

  突然冒出来一句多年前悬而未决的议题,着实有些太过突兀。群臣有些摸不着头脑,不知道该如何搭腔,一时间大殿上寂静无声。

  我说:“呃……既然大家都没有异议,那就这么定了吧。”

  马超和曹操不一样,所谓的科举制度与他这种簪缨世族没有半点关系,功名祗向马上取,方是男儿大丈夫。而曹操则不同,需要处心积虑的考虑如何平衡各方利益以及找到可以为自己带来最大好处的模式。并且曹操说的时候很是有些人敢于反对,马超披着铠甲拄着长枪在殿上一戳……那大家就要先摸摸脖子再决定如何表态了。

  军政府,也有军政府的好处。曹操一年多都没推行成功的科举制,马超一句话就给定了。

  既然科举制已经通过决议,那么下一步就是敲定细节了。我和贾诩足足研究了好几天,才拟出一个大概的章程,分文武两科。武科很容易的就被接受了,因为军中一直都有比试武艺的传统,也很容易看出孰强孰弱,现在只不过是规范化流程化了;至于文科,马超觉得和自己没啥关系,问都没问一句。

  东汉末年,人类对自然科学的认知还很少,知识结构最丰富的可能就是东方朔他们那样的炼金师了,无法系统化选拔,所以暂时不作为考试范畴。其余的科目我觉得一定要考的是法家、儒家、墨家、道家。道家的思想虽然不适合国家管理,但毕竟那是诸子百家中最接近哲学的存在,我们东方也需要有自己的哲学。而鬼谷子那套就先不考了吧,因为我觉得太难。细节中明确了凡是通过科举考试的人才都被视作是天子门生,这样就可以帮我网罗到一大堆属于自己的人才。马超应该是没看懂这里面的意义,并且他觉得再多的文人集合起来都没有用,五百西凉铁骑来回冲上两回就给冲垮了。贾诩肯定是看出来了,因为提到这一点时他笑得十分意味深长,但是他也没说,可能是不想多事吧。总之,绵延封建王朝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就在我和贾诩的不懈努力下三天就制定出来了,而且还比历史上的要完善。

  起码我觉得它比历史上的完善。

  俺刘能其实是没有私心的,年前我就要离开这个时代回到二十一世纪继续当我的极品宅男了,所谓天子门生对我来说没有任何意义,只不过是我给后来人馈赠的一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wap.read81.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