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5章:三十万秀才_大明皇长孙:朱棣送我上皇位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725章:三十万秀才

第(3/3)页



  门外的朱英也没多想,直接走了进来。

  看到大孙,朱元璋肃杀之气顿时消融,不过还是有些生闷气的感觉。

  “爷爷,今天可是有个大好消息啊,咱们大明去年的秀才人数,直接破了三十万。”

  朱英笑着对朱元璋说道。

  朱元璋闻言,脸色一僵。

  有心发怒,却又压制住。

  只能说道;“大孙,三十万秀才,这给咱大明国库,带来多大负担啊。”

  这话一出。

  下面磕头的礼部尚书任亨泰一下子就愣住了。

  旁边恭敬站着的户部尚书赵勉,吏部尚书詹徽,也愣住了。

  他们此刻才意识到,陛下竟然是不知道秀才功名特权被取消的事情。

  礼部尚书任亨泰心里憋屈得很。

  无妄之灾啊。

  朱英顿了顿,解释道:“爷爷,前年年底的时候,我就已经传了令旨给礼部,让他们把秀才的功名特权,已经是全部取消了,现在的秀才们,也就剩个功名在身而已,其他的朝廷是不管的。”

  “去年,我让礼部对秀才的录取,取消了名额的限制,以考卷标准答案为准,但凡各府州能够达到甲等分数者,皆赐予秀才功名,这才有三十万秀才的由来。”

  朱元璋闻言这才知道,自己好像是错怪了礼部尚书。

  不过作为皇帝,难道礼部尚书就没一点错吗,他不应该提前跟咱说吗。

  “起来吧,没用的家伙,连这点事都说不清楚。”朱元璋再次呵斥了一声。

  “谢陛下。”

  这也让礼部尚书任亨泰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下。

  后背被冷汗湿透。

  如果太孙来得再晚一些,说不定他就这么冤死了。

  想了想,朱元璋摆摆手:“尔等先出去。”

  六部尚书躬身行礼,而后缓缓退了出去。

  明显陛下要跟太孙单独聊,刘和跟蒋瓛也自然走了出去。

  “大孙呐,你怎么一下子给这般多秀才功名,从此之后,这秀才岂不是烂大街了。”

  朱元璋原先对于科举本就不怎么重视,中间还停止过几年取消科举,后来才恢复。

  跟历来朝代的皇帝一样,朱元璋也觉得官不能多给。

  太轻易让人当官,别人就不会珍惜,也会让皇权变弱。

  所以官员的总体数目,是有很大限制的。

  虽说是求贤若渴,可你搞个三十万秀才,这也太夸张了吧。

  “这事,本该孙儿早些跟爷爷说的,倒是忘记了,不过现在也来得及。”朱英开口解释道。

  朱元璋在大孙这里就没啥脾气,因此点点头,招呼大孙坐下说。

  朱英也没啥好客气的,直接端起朱元璋的茶杯喝了一口,这才开始说道:

  “咱们大明现在,已经有八千万口计了,这还是先前的数目,估计破万万,不过就这两年的事情。”

  “如此庞大之数,而观我大明官员,总计不过二万余人。”

  “像是京师,还有各地高官在内,真正去处理百姓事情的,怕是连两万人都不到。”

  “对于地方官员来说,他们要处理的政务太多了,以至于稍有松懈,百姓的问题就得不到及时处理,且真正为民办事的官员,还是少数。”

  “大多数的官员,即便他们没有去收刮民脂民膏,也是在自己的官位上没有多大的作为。”

  “况且,对于地方官来说,他们的权力也过大了,从细微的角度上看,这已经影响到了朝廷的威严。”

  朱元璋点点头,这样的情况其实在每个朝代都很常见。

  不过一味的增添官员数目,也不是什么好事。

  主事的人太多,这就让地方更乱,而且增加了朝廷的俸禄负担。

  只是对于如今的大明来说,官员俸禄这块,已然不算多大事了。

  朱英继续道:“如今的官员体系,从根本上,还是承接前朝,乃至于宋朝而行,这里头的弊端,从未有得到过解决。”

  “因此孙儿一直在考虑,如何对大明的官员体系进行变法,后来才想到,增添官员数目,细致化管辖职责,或许是个不错的方式。”

  “这才想要放开秀才名额的限制,增添基层官员数目。”
记住手机版网址:wap.read81.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