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3章:逐渐开始乱起来的倭国_大明皇长孙:朱棣送我上皇位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63章:逐渐开始乱起来的倭国

第(2/3)页

便显得漫长。

  动员大军可没那么简单,而直接调直属军队的话,尺度掌控不好,更容易引发大明这边全面的对抗。

  这晋王明显是想趁此机会,对自己周边进行一番掠夺。

  因为朱棡的消息把控,现在倭国这边暂且还不知晓是露天银矿被发现了。

  当下除了传讯筑前的守护大名多多准备外,便也没打算过于动兵,只是把黑泽大名送去大明京师的进程,要加快了。

  总得是快点落下一个结果,不管这个结果是怎样的。

  只是关于露天银矿的事情,很快就传到了朱英这里。

  不要忘记了,朱棡所在的晋城之中,可是有着许多先前群英商会所遗留下来的人。

  朱棡想要把银矿弄出去,也只能是依赖于他们。

  在城里头准备兴建的练矿厂,如此事情哪里瞒得过去。

  ......

  大明这边收消息时,距离朱棡发现银矿已然是过了一个多月了。

  “大孙果然是没说错,这倭国当真是有大量银矿,咱还没见过露天银矿是个什么样子。”

  “是银子在地上,只需要去捡吗。”

  乾清宫里,朱元璋哈哈大笑的说道,心情是无比的愉悦。

  中原地区的矿藏开发,是很早之前就已经开始的事情了,技术成熟以来,已然可以说有千年之久。

  在大明成立的时候,哪还有什么显而易见的露天矿藏,早就被开采完成了。

  哪怕现在只是说才发现一个露天银矿,但这也预示着倭国其他地方,肯定还有不少。

  泱泱中原的矿产资源总体来说算是丰富,但贫矿多,富矿少,中小型的多,大型超大型的很少。

  像是铜,铁,金这些常用的矿产,大明一度极为稀缺。

  后世中原白银多,可不是说自己产出来的,而是因为顺差贸易,商业行动而导致的白银大量流入。

  本身的中原,尤其是现在的大明,产量很低。

  而金银这些,是属于世界性质的硬通货,即便是现在的大明很强大,可碍于目前交通限制的问题,大明宝钞出了大明,可没有人会承认。

  “爷爷,倭国那边送来的罪犯,据说不到半个月就要抵达京师了。”

  朱英没由得这么说了一句。

  朱元璋道:“来了之后,便就先关着吧,老四那娃儿,不也没啥大事吗,不用太着急。”

  “老三这个家伙,只顾着自己吃独食,估摸着关于露天银矿的事情,现在还在传报的路上。”

  “高炽那边有些事情不好去干,毕竟这娃儿小,心不够狠。”

  “关于露天银矿的事情,给老七去一封书信,让他也去找找,看看能不能多找一些出来。”

  发现了银矿,倭国这边的概念和之前就完全不同了,这意味着大量的财富。

  谁还会嫌弃钱多呢,尤其是朱元璋这种过惯了苦日子的。

  再说这也不是什么小钱,这可是银矿。

  “爷爷,咱们这边大概要从工部调集一批人手过去。”

  “倭国那边不管是勘察还是挖掘这块,技术和工具都很是稀缺,如此也可以加快程度的开发倭国矿藏。”

  “到时候或许不仅仅是银矿,必然还有其他的矿藏可以发现。”

  “作运输用的海船看来也要多多建造一些,在那边炼制完成后,可以直接拉到咱们国库里来。”

  朱英提议说道。

  朱元璋点点头。

  目前来说对于水师的扩大,朱元璋一直还算比较克制。

  现在既然有了银矿,那么就可以更大程度的扩张了。

  像是这些事情,基本上爷孙俩谈定就算是可以了,不需要拿到朝堂上去讨论。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明这边造船业开始更加的发达起来。

  有了官府扶持的情况下,民间造船业也逐渐的出现。

  大家目前都知道海上的财富来得快,基本上跑一趟海,就能赚取到大量的钱财。

  随着田产被官府逐渐回收的情况下,许多新旧势力迫于找到一个新的发财之路,而现在的海上贸易,等于就是摆在眼前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wap.read81.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