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0章:老朱的长远布局_大明皇长孙:朱棣送我上皇位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70章:老朱的长远布局

第(2/3)页

是汉人,最后却选择去辅佐北元做事。

  这在他们自己看来,是无可厚非的。

  毕竟他们在大明没有得到重用,自然就是选择去辅佐北元,从而得到认可和施展抱负的机会。

  这样的人,从来就不少。

  只是他们没有想过,大明其实已经给了他们太多的好处了。

  这些人最次也是秀才级别,能够有读书的环境,也完全是依赖于中原。

  只不过曾经蒙元入住中原,于现在的时代,对于汉奸来说没有这般大的排斥。

  但是嘲笑是不可避免的。

  他们之中,大部分其实并非是最初效忠的蒙元,除了少数一两人,多数其实还是在北元事情才投奔过去的。

  “各位其主,就不要来说这些陈年往事了。”

  “咱们现在需要聊的是,关于大明燕王。”

  “我看你们这次,很是没有诚意呀,要不要谈判先暂停两天再说。”

  “反正燕王在咱们那边,吃得好,睡得好,也不用是过于担忧。”

  一名年岁颇大的北元老臣,咳嗽两声之后,慢悠悠的说道。

  这般话语,好像是燕王正在遭受什么折磨一般。

  不等大明大臣们说话,这老臣继续道;“届时我也跟燕王聊聊,说是大明这边,好像不是很急着让他回去。”

  “大概燕王也比较喜欢草原的风光。”

  当这老臣说话的时候,周边的人都安静了下来。

  即便是哈尔台吉,脸上也露出几分恭敬。

  似乎这位效忠于北元的汉人老臣地位颇高。

  齐泰没有说话,而是紧紧的盯着这张老态龙钟的面容,上面是一圈圈的皱纹。

  但论年纪来说,怕是没有八十也有七十好几了。

  半晌,齐泰带着几分不可置信的语气问道:“您是...欧安民欧御史?”

  欧安民笑呵呵的说道:“没想到在这个时候,竟然还有人认得老夫。”

  这句话说完。

  大明这边半数大臣顿时面色有了几分变化。

  欧安民是蒙元时期,御史台御史大夫,从三品的官职。

  御史台可谓是蒙元时期,最高监察机关。

  其主要负责人,便就是御史大夫。

  听上去好像并不是很高,实则要知道,于蒙元时期,汉人的官职是有着很大的限制,即便是有再高的才学,再好的政绩,也很难说升得上去。

  正一品到正三品这里头,几乎鲜有汉人的身影。

  而欧安民,自然是个中翘楚,不然也没有可能说做到御史大夫这个级别。

  欧安民的名声,其实算是不错的,在处理很多事情上,对于汉人蒙人相对比较公平。

  加上本身就是儒家圈子里的出名人物,所以知名度很高。

  只是在蒙元溃败之后,就没有了他的消息,先前蓝玉和朱棣对于蒙元的俘虏,欧安民也没出现在里面。

  没曾想这次谈判,竟然出现了。

  齐泰叹息一声,恭敬作揖之后,这才开口说道;“当初大明初立,陛下遍寻天下人才,共同治理大明。”

  “吾当时虽年幼,却依然记得那人才之名目上,欧御史极为靠前。”

  “然而便是宗族亲友,也无人得知欧御史之踪迹,最后也只能是不了了之。”

  “今日看到欧御史精神矍铄,吾深感欣慰。”

  “只是心中疑惑,为何当初欧御史不肯入大明共事,是有何等难言之隐吗?”

  欧安名的名声,可是比之现在翰林院的刘三吾,还要来得更为厉害。

  毕竟当初在蒙元那般情况下,欧安民依旧可以做到公平公正,为汉人谋取福利,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自己从政的能力。

  这样的人才对于最初成立的大明来说,是极为渴求的。

  尤其是作为御史大夫。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更是相当之重要。

  如果当初欧安民效忠大明,到现在至少也是个都察院都御史,正二品。

  欧安民闻言,轻轻一笑,看了看大明这边大臣们一眼后,这才平静的说道:“哪有什么难言之隐,不过是前朝旧臣,又何必再忠新朝呢。”

  “老夫年岁也大了,心思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wap.read81.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