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0章:大明太孙驾临倭国_大明皇长孙:朱棣送我上皇位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20章:大明太孙驾临倭国

第(2/3)页

的岁入呈现很高的上涨趋势,可有了高产作物大量种植的粮食赋税,增涨几乎都要停歇下来。

  在这其中,高产作物甚至是占据了大头,大米小麦这些产量没有怎么降低,但也没有多大增涨。

  是以朱元璋当然就把心思放在了黑土地上。

  “其实爷爷不用太过于担心,黑土地自然是到了开发的关键,但我们大明实际上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缺少粮食。”

  “海外地区这块,尤其是占城和安南,已经有不少商人承包土地,雇佣人进行种植。”

  “那边的水稻产量很是丰富,一年有三熟四熟,且口感上更佳。”

  “孙儿已经在引导一些大的海商进行粮食买卖,目前虽还未形成规模,但已经正在不断向我大明进行运输。”

  “黑土地那边,不仅仅是汉人,亦是可引进草原各族,甚至是包括高丽在内进行联合开发。”

  粮食是根本,朱英当然不会把所有的心思都花费在单纯提高经济上。

  况且随着小冰河期的到来,黑土地开发的难度会更加提高。

  反倒是南洋地区对于小冰河期的抵抗很强,毕竟那是热带地区,再冷都冷不到哪里去。

  粮食生产这块更是不用过于担忧。

  王朝的寿命向来是受到气候的影响,发展南洋地区则可以很大的程度上延续大明国祚。

  只要熬过了小冰河时期,整个世界的人口都会迎来一次爆发。

  简单点说,南洋地区就是大明的渡劫之地。

  随着时间的推移,二十万护送大明太孙前往倭国的将士基本上已经聚集到位了。

  再过不久就能出发。

  也是在这个时候,在高丽担任国师的姚广孝,收到了来自于朱英的信件。

  “说服瓦剌围攻帖木儿,看来太孙殿下终究是没有忘了我。”

  姚广孝很是高兴。

  其实对于在高丽担任国师,真是让姚广孝提不起太大的兴趣。

  李成桂完全不是姚广孝的对手,这就让姚广孝感觉到很是无趣。

  因为三方制约的关系,尤其是涉及到高丽的归属问题,注定了姚广孝无法一家独大,只能是进行牵制。

  金银财宝,权势地位这些对于姚广孝来世只是浮云,他更想的是施展自己的抱负。

  仅仅只是攻占倭国那边,姚广孝完全没有太大的感觉。

  主要是在对倭国的征讨中,高丽只是个辅助位,明军才是主力,这就让姚广孝感觉很没有存在感。

  所以对于瓦剌之行,姚广孝就很感兴趣了。

  倒是卫光有些不情愿。

  “此去瓦剌,山高路远,我听闻那瓦剌之地穷山恶水,国师年岁已大,不若是请太孙殿下怜悯。”

  姚广孝和卫光两人,一是在文,一是在武。

  几年的相处下来,关系已经很是要好。

  卫光担心姚广孝的身体熬不出这么长途奔波,亦或是到瓦剌后徒生意外。

  却不知对于姚广孝来说,合纵连横,游走于各方势力之中才是他最喜欢干的事情。

  “多谢卫将军美意,这是太孙殿下的意思,也是贫僧的喜爱,自贫僧走后,这高丽就委托于卫将军多多担待了。”

  姚广孝的话语中满是坚持。

  卫光见国师如此,也没再坚持劝说,只是到军中去挑选最为强悍的将士,护卫这路途安危。

  .....

  在姚广孝出发瓦剌不久,朱英这里也是准备出发了。

  或许是因为一些特别的关系,耕耘有两个月的时间里,苏丹娜竟然没有怀孕。

  听到朱英要去倭国谈判,当即表示要跟着一起过去。

  这路途遥远,携美同行也不是什么坏事,便就是带着苏丹娜一起了。

  而真腊使团那边,在朝贡贸易结束后,也是带着大量货物返回吴哥。

  时间点差不多的情况下,朱英也就顺势带了真腊使团一程,算是给苏丹娜面子。

  长江出海口。

  因为太孙出海的关系,最大的码头上已经是禁止民间商船靠近。

  阿莫纳这些使臣们,眼神呆滞的看着码头上数百艘高如城墙般大小之宝船。

  太孙出海,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wap.read81.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