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8章:草原山的冬天_大明皇长孙:朱棣送我上皇位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08章:草原山的冬天

第(1/3)页

  有孙如此,老朱何求。

  现在的朱元璋,感觉是前所未有的舒爽,自从心态放平了之后,反正遇到什么棘手的问题,就直接丢给大孙了。

  一般的政务,就让六部,大学士出个章程,而后拿给大孙过目便就行了。

  若是有什么问题,大孙自然会过来告知。

  原本每日忙碌不断,现在正在慢慢的清闲下来。

  这让朱元璋平日里也多了很多空间休息时间。

  如今重孙要出来了,这也让朱元璋心中极为欢喜,每夜不由晚上多运动了几下。

  便是在昨日,司礼监掌印太监刘和上报,后宫美人张玄妙,有喜了。

  这让朱元璋颇有一种返回青春的感觉。

  朱英这边,听到老爷子的问话,心里头想了一番后回道:“孙儿的意思是,册封朱高炽为世子,由其代表四叔去倭国,对燕城进行管理。”

  “四叔对于管辖藩地并不在意,孙儿在北平的时候就听说了,四叔的心思总是在打仗上面。”

  “现在又去了边关,对于燕城那边肯定提不上心思。”

  “高炽自小熟读儒家经典,对于内政也很是熟悉,在这方面孙儿觉得去倭国实行教化,是为最佳人选。”

  “目前倭国前有经历南北朝之乱,后由经历我大明征讨之战,如今倭国百姓民心思安,加上倭王和幕府将军间的一些矛盾,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大致都不会有战事的发生。”

  “这个阶段想来正是休养生息,教化倭民的最好时机。”

  “四叔武略极高,性喜战事,如今草原正是练兵用兵之际,是以当可尽其才。”

  “且说醉心于战事的四叔,平日里也少了许多其他的想法。”

  朱元璋点点头:“行,就按大孙说的办。”

  朱英听到这般干脆利落的回道,不由问道:“爷爷不提点两句?”

  朱元璋笑着说道;“大孙已经把事情想得如此的周全了,咱又有什么好提点的。”

  “如今按照大孙的意思,虽说咱大明到处对外用兵,这仗每年都在打,可咱的大明非但没有越大越穷,反倒是越大越富了。”

  “这在咱以前看来,是一个很难想象的事情,足以说明大孙现在于整体局势的把控上很有想法,也很到位。”

  “草原上的事情,就按大孙说的来吧。”

  “倒是老四还有两个儿子,咱看也不是什么读书的料子,跟老四一个德性,最喜是马上征伐,依咱看也干脆随着老四去草原上得了。”

  朱元璋说的这两人,自然就是朱棣的二子,三子。

  分别是朱高煦,朱高燧。

  对于这两个皇孙,朱元璋是真的不怎么喜欢,整天一副吊儿郎当的样子,在读书上最是没有规矩。

  先前在宫廷学府的时候,就是整天偷鸡摸狗不干正经事。

  不过在领兵作战上,倒是跟老四学到了几分。

  这真是因为这一点,颇为受老四的喜欢,还曾经跟自己求情,想要立朱高煦为世子。

  既是喜欢,那就干脆跟着去草原得了。

  朱英轻轻点头。

  显然老爷子对于燕王朱棣,心里头还是很喜欢的。

  众多皇子中,也就是朱棣跟老爷子长得最像,加之取得的战功,喜欢是肯定的。

  哪怕嘴上对朱棣的另外两个儿子很有训斥的意味,但实际上算也是种关系的成分在里面。

  说起来,手心手背都是肉。

  终归是亲生骨肉,怎会说嫌弃。

  ......

  初冬已过,凛冬来临。

  草原上的天空泛起了鹅毛大雪,入眼尽是白茫茫的一片。

  可谓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本来体态温柔的山坡,亦发显得“银装素裹,分外妖娆”。

  这等景色,每一个角度都是极美的画面。

  只是这等美景对于草原上的牧民来说,可就是无福消受了。

  这里存在一个刻板印象,好像在一般人的想象中,每一个牧民都会饲养大量的牛羊,虽然是吃不上大米蔬菜,但肉食比较随便的。

  这个印象是错误的。

  在大明的现在,草原上的生活可比大明内地要穷苦多了,可以说是最为苦寒之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wap.read81.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