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0章:定都长安(新年快乐)_大明皇长孙:朱棣送我上皇位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40章:定都长安(新年快乐)

第(2/3)页

如此去做。”

  朱英点点头。

  这点钱财看似很庞大,实则后续是可以很快回本的。

  现在的商会跟以往商会不同,几乎是跟内帑差不多的概念。

  即便是流动的宝钞不够,也可以暂时找宝钞提举司,进行一番借贷。

  这可不是有借无还,而是要在规定的年限之内,加上利息本金一起归还给宝钞提举司。

  当然,这种归还,并非是还宝钞了,而是归还真金白银,填充准备金。

  如此一来,也就不会出现通货膨胀的问题。

  现在就整个大明来说,因为朱英的参与,虽然国库里的准备金还没赶上发行的宝钞,但是已然在不断的提升信用了。

  随着海贸的发展,大明的信用体系肯定会在周边的国家形成一定的影响,这给大明宝钞走向世界,给了足够大的铺垫。

  朱英还真有些期待,自己是否能够有开创世界银行的可能。

  到了那时候,大明就是世界级经济体系的主导体,这里头会存在的利益,想想就知道有多么的庞大。

  单单就这一条,全世界都要给大明的亏损买单。

  即便是后代荒唐,那也足够护荒唐太多年岁了。

  想到这里,朱英把关于向宝钞提举司借贷的事情,跟老爷子商量一下。

  朱元璋哈哈一笑道:“这等时期,大孙你自可放手去做便是了。”

  “当初咱每年都要印上好几千万的宝钞往外,这宝钞差一点就变成了废纸,现在还不是靠大孙给拉了回来。”

  “算是把咱这般多年的亏空,好生的填补了进去。”

  “此事往后大孙可自行决断,不必特意跟咱来说明一番。”

  朱元璋其实是一个并不大方的人。

  从小穷怕了他的,对于钱财是极为重视。

  但隔代亲摆在这里,爷爷最是疼孙儿,哪怕是自己舍不得用,那只要是给孙儿的,多少那都没啥关系。

  虽说现在的朱元璋已然是了解准备金的概念,但实际上于朱元璋的眼里,这宝钞提举司就是自家的,想怎么印,那还不是怎么印。

  只要不是搞得太大了,又能有什么关系。

  朱英闻言,眼神闪了闪。

  他当然明白老爷子话里头的意思。

  但是这样的行为,会让宝钞完全的掌控在皇帝个人的手里,他自然是懂得这些,关系不大。

  可自己的儿子,儿子的儿子。

  到时候会懂这些吗。

  一旦对宝钞提举司有所贪婪,亦或是贪图享乐,肆意挥霍。

  即便是大明,又能经受得住几代。

  钱财,有时候不算什么,但有时候,什么都算。

  一个国家若是没了钱财,势必会生出极大的波动。

  钱不是万能的,但不管是国家还是说个人家庭上,钱财可以差不多解决各种问题总数的八成。

  往后,势必在权力上,于皇权里对于宝钞提举司当有所限制。

  这些目前有些早了,待大明钱庄,甚至是大明世界钱庄成立之后,再来考虑这里头的制度问题。

  “爷爷,关于改名长安的事情,是否要先押后一段时间。”

  “若是在如今朝会上提出,必然会对如今的长安城地价各方面形成一定影响。”

  朱英想了想提议说道。

  这是一个很关键的缘由,一旦确定了迁都长安,少不了想要从中牟利的商人,趁机去长安大肆进行购房,买地。

  而后就是坐等着升值。

  到时候这里头涉及到的钱财波动,可就相差极大了。

  朱元璋闻言,微微皱眉,并没有在第一时间回答。

  很显然,关于改名长安,确定迁都的事宜,朱元璋已然是想要直接的敲定下来,而不是一直拖着。

  微微思索之后,朱元璋也有了应对的法子。

  说道:“迁都不能拖,再者说咱们迁都先,还要对整个长安城进行一番修缮,改造。”

  “这里头的时日,定然不会说太短,便就是今年一年能够完成,都算是极为不错的。”

  “即便是压后,那也压不了多久的时间。”

  “这样大孙你看可否,咱下一道谕旨,勒令自目前开始,长安城内所有牙行停止买卖个人房屋,土地,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wap.read81.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