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大明大典_大明皇长孙:朱棣送我上皇位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64章:大明大典

第(3/3)页

管皇帝仪仗和侍卫的。

  礼部和鸿胪寺也是不能置身事外,

  “凡国家大典礼、郊庙、祭祀、朝会、宴飨、经筵、册判、进历、进春、传制、奏捷,各供其事。”

  上朝跪在哪里,从哪个门进都有规定,听礼部的话就行了,他们会安排清晰。

  光禄寺负责宴会,人家千里迢迢地给皇帝拜年,皇帝总不会小气的也不留人吃顿饭吧,所以“大朝会”结束之后就是“大宴仪”。

  今年的大宴仪更值得期待,毕竟昨日的烟花表明,今年的一切大概率并不相同了。

  朱元璋以往提倡节俭,加上内帑的窘迫,自然不可能有太多昂贵的食材。

  而今年的大宴仪,几乎相当于一次大明全国的厨艺大比了。

  奉天殿不可能容纳得了那么多人的,所以自奉天门到奉天广场,密密麻麻全是人,可谓是真正的人山人海。

  能够入得奉天门的,在这个年头,可谓均是有权有势,亦或有着大的名声。

  这样的忙碌,除了在吃食上有些变动外,和以往的安排并无太大的不同。

  朱英也没必要去做一些特殊的改变。

  无聊归无聊,但这事关皇家威严,容不得半点疏忽。

  一直到下午申时晚宴结束,才算过去。

  接下来就是拜年的时候了。

  朱英给老爷子拜年,喜得一大红包。

  而朱英也准备了不少红包,给朱允熥,朱明月,朱允炆这些弟妹们。

  皇家子孙内部的宴会,就安排在正旦初二了。

  燕王府中。

  徐仪华正在给朱棣按肩。

  “今年的正旦,有了太孙的安排,真的大有不同,尤其那烟花,太美了。”

  徐仪华笑着说道。

  她也是个女子,对于美好的事物,一样极为喜欢。

  听说许多文人,就这次的烟花盛景,诗词不断。

  朱棣听着,有些不高兴的冷哼一声,道:“不知花费了多少钱财,如此多量的火药,怕是足够数场大战所需了,就这般看个一刻钟,当真是奢靡至极。”

  徐仪华却有不同的想法,辩驳道:“徇烂烟花,可比十次朝贡,震慑外臣,至少能避免十次大战。”

  “自古兵书有云,不战而屈人之兵,方为上策。”

  “这不比战场厮杀,生灵涂炭要来得更为有效吗。”

  朱棣有些懵。

  他没想到自家妻子会因为这烟花而反驳自己,以至于半晌没说出话来。

  这是他小看了烟花之美,对于女子之心的征服。

  这样唯美的事物,女人根本是没法抵抗的。

  无奈下,朱棣也只有不再纠结这个话题。

  “明日就是大宴了,昨日宁妃娘娘可有跟你说了什么没,我看你们聊得挺欢乐的。”

  朱棣转开话题问道。

  徐仪华轻轻摇头道:“宁妃娘娘口风很紧,在那个关口,我也不好多问什么,不过既然娘娘答应了,应当问题不大,按照之前定好的来便是。”

  “这个中的关键,妾身觉得还是要落在炽儿身上。”

  朱棣皱眉道:“炽儿还没回来吗。”

  徐仪华回道;“无须过早回来,现在大概正是他们兄弟一起,为太孙殿下祝贺,培养感情。”

  “炽儿这边,若是能让太孙殿下有所松动,比之宁妃娘娘更加有效。”

  “当初在北平,也就属炽儿关系跟太孙最过于要好了。”

  朱棣点点头,心里头却有不爽。

  他没想到,到头来自己要需要靠这个平日最不喜欢的儿子来帮忙。

  不过就现在的情况,只能是这样。

  老二跟老三,别说朱英了,连父皇都不喜爱,自己早些年提出的册封世子,都被驳回训斥。

  徐仪华稍稍迟疑后说道:“这次从北平带来的那匹汗血宝马,到时候便送给太孙殿下吧。”

  朱棣闻言,有些不舍。

  那匹汗血宝马,可是极品中的极品,是他好不容易才搞到手的,现在却要送出去。

  不过思来想去,他也没什么好东西能拿出手,也只能是如此了。

  朱棣端起茶杯,狠狠的喝了一大口。

  只要这次能够定夺下来,缓和关系,一切都是值得的。
记住手机版网址:wap.read81.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