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朱元璋的皇家商会_大明皇长孙:朱棣送我上皇位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75章:朱元璋的皇家商会

第(2/3)页

,有些事情,大刀阔斧的去改革,反而会引发坏的影响。

  对于这些,朱英非常清楚,不是说后世的所有制度,都能够马上搬到大明来,大部分只会是水土不服。

  这一切的源头,首先是对基层百姓的掌控。

  还有忠于自己的人才培养体系。

  如今的大明,在朱元璋的个人威名下,一切都看似极为平稳。

  但有不从,吃席都不用了,全家入土。

  整个朝堂上,只有且只能有朱元璋一个声音,别管对错,反抗者,皆死。

  用朱元璋的话来说,今日不好弄死你,明日必定弄死你。

  不听话的,留他作甚?

  最近朱元璋因为大孙归来,心情极好,但可不代表对于贪官就会心慈手软了。

  一个个的,照杀不误。

  在这方面,朱英自然不会多说。

  贪官嘛,杀就杀了,正好腾出位置来。

  乾清宫内,

  时值正午,刚刚从华盖殿回来的朱元璋,只既有兴趣的在为幼苗浇水。

  乾清宫前院,很多花草被挪开,清理出三块空地来。

  这三块空地,分别种植着玉米,马铃薯,红薯。

  且这些都是朱元璋自己动手开垦,松土,播种。

  对于能够让大明绝大多数百姓饱腹的作物,朱元璋极为重视,便就在前院种植一批,用于观测。

  没多久,朱英就走了过来。

  坤宁宫有左右侧面,前院跟乾清宫连通着。

  可以绕开乾清宫从侧门进,不过朱英很少这样做,每次都会特意穿过乾清宫。

  “大孙,咱可是听说最近整个京师的商业,竟是繁荣了好几倍,你这边赚的宝钞,可真是不少呀,下一步准备如何行事,跟咱也聊聊。”

  “咱也像你好好学学,这关于商道方面的经验。”

  朱元璋看见大孙过来,招呼其坐在旁边的凉亭上,然后笑着问道。

  朱英回道:“爷爷可别这么说,孙儿也只是略懂而已,现在京师的商业正在逐步发展起来,依孙儿看,也可以加强对于商税这块的征收了。”

  “如今京师的商税太少,孙儿当日入账数十万贯宝钞,可到如今,还一个铜板的商税都没交。如此繁荣的商业,咱大明国库竟捞不到半点好处。”

  朱元璋听闻没有多想,笑呵呵的说道:“这天下都是咱爷俩的,交与不交,又什么什么区别,无非是左边袋子里出,右边袋子里进罢了。”

  朱英听完,有些苦笑。

  他知道老爷子这是以为自己动了手段,将税收这块逃避了。

  然而,并不是这样的。

  于是解释道:“爷爷误会了,孙儿可没下令说要不交税,而是计算下来,是真不用交税。”

  听到这话,朱元璋的笑容顿时停止,有些疑惑的问道:“孙儿这番话,是什么意思?”

  朱英回道:“按照大明律如今赋税收取的方式,尤其是在商税这快,只需要有一定数量的秀才,举人,就能轻而易举免除税收。”

  “说是三十税一,但这账目根本就无人核查,加上可以减免的数额,即便是入账几十万贯宝钞,又哪里需要交税呢。”

  听到这话,朱元璋的脸色开始变得严肃起来。

  他知道这其中应当有些猫腻,但没想到竟有如此之离谱,简直是骇人听闻。

  几十万的收益不交税,竟然是合乎大明律法,那就只能说明,大明律法出了很大的漏洞。

  不过沉思一番,朱元璋却有一些无从下手的感觉。

  只能是转而问道:“依大孙看,此法应当是如何限制。”

  朱英沉吟片刻后说道:“在商税这块,当取消免税的特权,另设立单独的商业司,加强各方税收落地的管辖。”

  “对于过税这块,孙儿觉得应该取消。”

  其实大明的商税,在制度方面极为健全,按理说哪怕是三十税一,也应该是一笔不小数目。

  即便是比不上农税,也不见得低上太多,分庭抗礼还是有些可能。

  现在的问题是,就目前户部整个岁入的比例来说,商税当真是小得可怜。

  但商税收得少吗?

  其实还是很繁多的,只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wap.read81.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