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朱英的大善_大明皇长孙:朱棣送我上皇位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80章:朱英的大善

第(2/3)页

足够了。

  “殿下,张伯求见。”

  秉笔太监郭忠,过来那禀告道。

  朱英有些疑惑,这个时候的张伯突然过来皇宫,能有什么事情。

  难不成是商会那边,又有什么动静不成?

  “让张伯在坤宁宫等候,本宫这就过去。”

  “遵令。”

  朱英到坤宁宫的时候,张伯已经在了。

  “殿下。”

  张伯行礼道。

  “你我之间,就不用太在意礼节了,我还是喜欢你称我为东家,这样比较习惯。”朱英笑着说道。

  张伯这次,却并没有称东家,虽然心中有些暖暖的。

  毕竟这里是皇宫,而且周边还有许多宫女官宦,言辞上需要多多注意。

  看到张伯没有接下来的反应,朱英并没有多说,他知道这是张伯在维护自己,虽然他并不需要。

  “是商会出了什么事情吗,让你在这个时辰过来。”

  朱英直接问道。

  张伯闻言,随即将身上的册子递给朱英,笑道:“锦衣卫那边还算是靠谱,老奴昨日下午去的,今天便就已经把临时场所,往后建址的场所,都给看好了。”

  朱英面色有些疑惑,接过册子。

  什么时候朝廷的事情,有这么高的效率了。

  昨日自己才提出,要办厂,今天场地就已经选好了?

  这怕是在后世,都没这么高的效率吧。

  犹记得,前世租房子的时候,哪怕是找了中介,都不是两天能搞定的事情,更别提是在大明这年代。

  朱英这个事情吩咐给张伯的时候,感觉一个月能搞好,都已经算是不错了。

  有些不信的,朱英翻看着册子里的内容。

  在册子上,有一个简单绘制的地图,旁边还有标识。

  下面是关于各个场子的临时选址,还有固定选址的情况,介绍,说明。

  甚至于,这里面的数据非常详细,一眼就能看出,不仅仅是选址,而且是经过了分析和调查。

  “这是锦衣卫谁负责的此事,差事办得相当不错,是个人才。”

  朱英看着看着,就有异常熟悉的感觉,仔细想去,这册子上记载,竟是和后世PPT有异曲同工之妙。

  换而言之,这简直就是一个简易版本的PPT呀。

  对于PPT,朱英可是熟悉得很,不管是上学,还是工作,都没少接触。

  大明还能有这样的人才,朱英便感兴趣的问道。

  张伯闻言回道:“说起这人,殿下可能还有些印象,此人名叫陈知,正是当初带着宋忠等人,第一次到茶楼里,来见殿下的。”

  朱英听到这话,下意识的回忆了一下,一个身影顿时在脑海中出现。

  不由失笑道:“原来是他,倒是有些缘分,现在他情况如何了,还是当初的小旗官吗。”

  张伯道;“陈知托殿下洪福,如今已经是千户了。”

  朱英点点头,说道;“不错,你到时候找个时间,让其来一趟皇宫,我亲自见见此人。”

  说道这里,朱英微微一笑,道:“或许,此人当是你往后的帮手,也不见得。”

  能够有这么快的办事效率,可不是随便一个人就能做到的。

  目前商业这块,也是个重点项目,而锦衣卫的职责,正在逐步的被治安司所替代,很大程度上,大明治安司,其实就跟朱英新创立的锦衣卫差不多。

  往后的锦衣卫,朱英更加倾向于作为皇帝的私人保镖类型,关键是现在的锦衣卫,在名声上并不是很好。

  而陈知的才能,在对这些工厂的管理上,显然是有很大的优势,稍稍点播,就能够独挡一方。

  “殿下,这里对于纺织厂的问题,在最后方,还请殿下示下,老奴当要如何行事。”

  张伯提醒说道。

  听到张伯的提醒,朱英继续往下看去,这才看到关于纺织厂固定选址所遇到的问题。

  微微沉吟,朱英说道:“自然是离西城越近越好,纺织厂不是说建立几年就不干了,这一旦建立,便就是几十年,甚至是上百年的场所。”

  “对于京师的百姓来说,当然距离是越近越好。”

  “有关于那些住户的迁移,倒也不是很大的问题。唯一稍微麻烦点的,便就是那些户籍没在的。”

  不就是拆迁嘛,这事还能不熟么。

  只是这两万人呢,有一万多人没有户籍在册,确实是个问题。

  从某种程度上,这一万多人属于是流民的身份。

  其中的构成,有逃难的灾民,也有破产的百姓,或是从外地才过来的流动人口。

  对于他们的安置问题,要有妥善解决的方式。

  虽然哪怕是强拆,也没多大的关系,可以说几乎没有影响。

  但在朱英心中,有些来自于前世的原则,从来没有被打破过。

  这也是对于前世,仅存的尊重了。

  况且这对于朱英来说,也不是很大的事情,钱财方面,也没有太多的花费。

  想了想,朱英问道:“住在这里的百姓,生活中应该不会过于富裕,这般吧,让锦衣卫先去做个登记,对于有房屋的,给予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wap.read81.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