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帝王心态_大明皇长孙:朱棣送我上皇位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34章:帝王心态

第(3/3)页

承下去,国祚延绵,才是至关重要。

  所以在这一点上,朱元璋很清楚,自己不能去安慰大孙,要他自己将这个经历,承受过去。

  身为皇帝,有的时候,必须要能狠得下心才行。

  此刻的朱元璋,自然也没有心思,去批阅奏章,处理政务,便就在这乾清宫内,离大孙最近的地方,安心等候。

  这时,脚步声传来。

  熟悉的声音,让朱元璋顿时就意识到,是大孙过来了。

  没有任何迟疑,朱元璋直接转身看去,果然是大孙。

  “爷爷,孙儿让你担心了。”

  朱英拱手作揖,真诚的说道。

  有些话无须多说,自然就能明白个中的意味。

  朱元璋哈哈一笑,道:“咱能担心啥,咱相信就这点事情,自然不会过于困扰大孙的。”

  “大道理,咱就不跟大孙说了,大孙自然是懂得的,现在也差不多晚膳了,咱可是听说了,今日的早膳,你可是没吃呢,肚子饿了吧。”

  “咱早就让光禄司备好了膳食,刘和,还不赶紧让人把膳食送过来。”

  刘和连忙道:“奴婢遵旨。”

  而后立即小跑着出去传话。

  此刻刘和的脸上,也是露出笑容。

  能够看到陛下和太孙开心起来,他自然心中也是极为欢喜的。

  朱元璋仔细的看了看大孙的神情,暗自点头,而后走到书案上,拿过几本卷宗,交于大孙说道:“这是你四叔,还有表兄李景隆,及允炆的卷宗。”

  “你且好好看看,若是有什么想法,直管是和咱说说。”

  这几个卷宗,自然就是锦衣卫,还有刘和记载过来的。

  谋刺的事情,没有人会觉得简单,朱棣,朱允炆,在涉及到皇位传承下,自然也不可能彻底避嫌。

  必要的查询,是无可避免的。

  朱英点点头,接过卷宗,仔细的查看起来。

  其实在朱英的心中,也想知道,燕王朱棣到底有没有在这其中参与一手。

  朱棣本就是朱英第一怀疑的对象,也只他才能有这个实力,亦或是这个手段。

  虽然朱英自从入宫后,没有对于朱棣施行过于彻底的打压,除了将姚广孝这个关键人物调走外,也没太大的动作。

  但这不代表朱英对朱棣完全的放心。

  历史上的朱棣,似乎也是被迫的,可有句话说得好,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有悖于君臣之道的朱棣,可不是什么好名声。

  朱英先看的是关于朱允炆的卷宗,其中的关键,自然还是在黄子澄的身上。

  不过从锦衣卫的查探来看,黄子澄虽说有一定的嫌疑,但从根本上,并没有其他作案的联系。

  黄子澄和江南那边的文人,关系还算是不错,这是重点,不过也就仅仅于此了。

  事发前后,黄子澄几乎都是在翰林院中,一直在跟着诸多翰林学士共同编撰新的典籍。

  这也是朱英之前的意思。

  而朱英也相信,不管是朱允炆还是黄子澄,没这个实力,更是没这个胆子。

  个中关键,还是在朱棣身上。

  从卷宗上来看,朱棣也没什么可疑之处。

  包括李景隆。

  李景隆在近端时期的行为,卷宗上记载得非常详细,和江南文人确实有所接触,不过根据反馈,主要是在给燕王朱棣当说客。

  为朱棣去拉拢到海外就藩的官员。

  平时没什么人在乎的秀才,在这个时候,却是成了藩王们的宝贝。

  卷宗看完,朱英心中也清楚了。

  这件事似乎跟朱棣还真没什么关系。

  虽有些错愕,商会那些人,竟是有谋刺自己的想法,不过事实摆在面前,倒也无话可说。

  此刻,朱元璋看着放下卷宗的大孙,似笑非笑。

  朱英和老爷子对视一眼,心里头顿时就明白了过来。

  老爷子这意思,极为明显呀。

  稍稍思虑一番,朱英还是说道:“看来这件事,跟四叔,允炆,皆是无所关联。”

  朱英心中明白,此刻老爷子等于是将朱棣和朱允炆,直接交由自己处置。

  有没有关联,不过是他一句话的事情。

  朱元璋笑了,笑得很开心。
记住手机版网址:wap.read81.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