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煤炭_大明皇长孙:朱棣送我上皇位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47章:煤炭

第(3/3)页

朱棣,确实有了很大的变化,这个中的原因,主要便是来源于朱英。

  朱英对他太熟悉了,尤其是在北平那边,跟道衍接触过后,对于朱棣的底细,极为清楚。

  这也就导致了,简单一手操作,就让朱棣耳目失明,无人可用。

  “你我夫妻一体,若是作了决定,妾身自当是全力支持。”

  徐仪华表态道。

  听到妻子表态,朱棣极为感动,忍不住上前紧握妻子双手。

  “这大白天的,干嘛呢。”

  “都老夫老妻了,哪用计较这些。”

  “你才老呢。”

  “我的错,是我老,莪老,哈哈哈。”

  ........

  洪武二十五年,十一月二十八日。

  天空上下起了鹅毛大雪。

  整个京师白茫茫一片,街道上的小贩,几乎都没有了。

  行人也难见少许。

  这样的天气,是真正的能冻死人。

  奉天殿中,十分暖和,这里架着十几堆篝火。

  “近日天气严寒,路面冰滑,太孙进言,为免发生意外之事,大明栋梁倒塌,特建议近期早朝取消。”

  “往后至开春前,早朝改为午朝。”

  奉天殿上,朱元璋大声宣布了这一消息。

  这可以说是迄今为止,对于大臣而言,最为重要的改动了。

  群臣叩拜,山呼万岁。

  许多文臣,所有武官,看向太孙殿下的眼神里,皆是充满感激。

  对于大明文臣,或者说整个大明前后近三百年的文人,在历史上,名声很差。

  可在这其中,尤其是明初的时候,真正去办实事的大臣,是很多的。

  多少人忠于自己的原则,两袖清风,做到了给百姓办实事。

  高薪不能养廉,贪官依旧会贪,只会贪得更多。

  但一味的去压迫大臣,也并非是可取之道。

  这些手握实权的大臣们,却连一个普通商人的生活都无法比拟,或者说连自己的温饱都是问题的时候。

  那么贪污的问题,只会更加扩大。

  就像是你不贪,就有可能饿死这样的感觉。

  在没有退休俸禄的大明现在,很多官员,尤其是地方官,在上任的时候,就是想着捞钱。

  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是在为自己的晚年生活保障。

  大贪,往往便是小贪初始。

  往往开始贪一点点,或许不过几两银子,然这几两银子,把这个月的生活都给改善了。

  便就想着,往后若是都能如此,那该多好。

  便就是这般,一发不可收拾。

  想要彻底的消除贪官的存在,那是不现实的事情,能够做的,只有不断的打击腐败的官员。

  但是对于真正清廉的官员,也要给予一定的生活保护。

  至少在为大明,为国家做事的时候,能够不用去担忧明日的饭食如何解决。

  人呀,在习惯了被压迫后,往往一点甜头,就觉得甜到心里去了。

  大明近二十六载,朝堂上的官员们,终于是感受到了来自于上位者的关心爱护。

  别提多么激动了。

  其实朱英有这个建议,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通过查询,朱英发现一个事情,就是在每年冬季,官员的死亡病退率,非常之高。

  甚至每年都会有那么几个官员,因伤寒冰冻至死。

  有些没啥钱财的,可能在街道上行走赶路的时候,就这么活生生的冻死在路边。

  这可是能够进奉天殿的大臣啊,于整个大明,都是能够在权力之巅说上几句话的。

  学了多少年,或是立下了多少功劳,才能有进奉天殿,与圣上共谈国事之人才。

  这种情况的发生,是每一年都在加剧。

  现在的官员都是终生制的,这也导致最早的一批朝臣,跟朱元璋的年纪相差不会很大。

  年轻的官员,在没有资历的情况下,多数还是往后排。

  奉天殿中,老龄化是一种常态。

  老人最不能经受严寒了,本来身体机能的缺失,冬季的天明本来就晚,摸黑顶雪在冰冻的路面上行走,摔倒了都没人知晓,一下子就丢了性命。

  “大孙,如今你的英明壮举,可谓是在群臣之中,得到了偌大的名声。”

  “这些文臣,乃是读书人之领袖,怕是要不了多久,在开春前,你这太孙贤明的名头,就要传遍整个大明了。”

  朱元璋笑呵呵的说道。

  其实本来在最初的时候,听到大孙的建议,朱元璋下意识的要反对。

  不过后来一想,或许这对于大孙的名望有很好的帮助,认真思索一番后,也觉得有些道理。

  皇宫的地面,每日都有宦官清扫,尚且路滑,更别提京师城内了。

  也就应允了大孙这番的建议。

  “爷爷过奖了,孙儿只是觉得,若是因为天气的因素,让咱们大明的人才遭到无谓的损失,确实有些过于难受。”

  “据孙儿所知,能够到奉天殿上的大臣,莫不是寒窗苦读多年,亦或是在当地名望极好,方才有此机会。”

  “每一个对于咱大明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

  朱英谦虚的回道。

  朱元璋点点头,随后问道:“咱听兵马司说,最近你把火药司那边使用的煤炭,开始底价售卖了?”

  煤炭在现在的大明,可不是什么低廉货物,对于煤炭的采取,成本极为高昂。

  也就是大户人家才用得起煤炭取暖,一般都是柴火为主。
记住手机版网址:wap.read81.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