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学堂之争_大明皇长孙:朱棣送我上皇位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59章:学堂之争

第(3/3)页

目前学堂的问题。

  原来在今日上午,也就是朱英和朱元璋一同早朝的时候,群英商会这边,大量已经招聘好的老师,纷纷以各种理由,提出辞职。

  什么身体不舒服的,老家有事情的,最近想干点别的事的。

  更有甚者,说是准备婚事,怕耽误了。

  反正就是以各种理由,不做这个事情了。

  三十六所学堂,每一个学堂,大致有十五名老师,这些是在学堂开办前,都已经找好的。

  能够担任老师的,自然不只是能识字,自然要对经义方面,有能达到阅读理解的程度。

  这也是最为简单的需求。

  就这样的需求,就得需要五百多老师,且这还是因为在京师,读书人比较多,招聘起来,相对要容易许多。

  很多甚至有着童生,秀才的功名。

  但是现在,基本上目前已经有八成往上的,全部都选择了辞职。

  “这背后是个什么情况,大致查出来了吗。”

  朱英没有意外,文人能够动用的手段,无非就是这些了。

  叶月清道:“回禀殿下,经过调查后发现,这些自行辞退的人,大多都在前夜,或是跟好友,或是跟其老师有过接触。”

  朱英点点头,话到了这份上,算是已经特别清楚了。

  “好大的胆子,真敢这般做,看来这些文人,心里头的坏主意可真是不少。”

  朱元璋冷哼一声,语气不善的说道。

  倒也没再说直接抓人的事情,他想看看大孙这边,该是要如何处置。

  “现在还有多少老师选择留下。”朱英问道。

  “不到百人,约莫九十余人。”叶月清回道。

  听到这话,朱英在心里头算了一下道:“那些已经离开的,就不用管了,回头好好算一下,按照每所学堂三名老师的标准,进行安排。”

  “同时,留下来的老师,给他们的工钱翻倍,那些已经离开的,再不录用。”

  说完后,朱英稍稍停顿了一下,继续道:“把那些离开之人的户籍,送到吏部去,吏部那边,应当是知道怎么安排。”

  这番话一出,相当于是直接将那些离开之人的后路全部断了。

  或者对于那些人来说,求学已经没有了任何意义。

  相当于进了大明官府的黑名单。

  而有了朱英这番话,这些人连后续参加科举的资格,大致也是没有了。

  朱英冷笑一声。

  老虎不发威,真当是病猫了不成。

  他自入宫以来,很少对人有什么脾气之类,可这并不代表朱英本身,是个良善之辈。

  真要是良善之辈,他也不可能活到现在这个时候。

  跟其他人的猜测差不多,现在的朱英收敛了之前的野性,包括一些后世的节操,再次返回到了身上。

  是因为他是太孙,是储君,在名声上,多少需要讲究一点。

  可现在,别人都已经直接强压过来了,一点动作都没有,那还叫啥。

  这个太孙之位,越当越怂了?

  话音落下,朱元璋哈哈一笑道:“好大孙,便就该当如此。”

  “这些家伙,还以为暗地里做事好,人不知鬼不觉,大孙这般做,往后看谁还敢轻易行事。”

  朱英这个做法,相当于蛇打七寸。

  读书人读书,求学。

  说得好听一点,那就一展心中抱负。

  直白一点嘛,就是当官。

  现在官路断了,谁还会去寒窗苦读?

  甚至于那些背后怂恿之人,也不敢站出来包庇,这岂不是不打自招,找死了。

  对于这些人的后果,朱英没有半分怜悯。

  现在整个京师,谁不知道这群英商会,是他朱英所开,是这大明太孙所开。

  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在最初招聘的时候,可谓是人群汹涌,现在稍微有点问题,第一想法就是跑路?

  这样的文人,要来何用。

  若是国难当头,第一批投降的,可不就是他们了。

  对于这种有着很强汉奸潜力的,朱英觉得,还是回乡去,面朝黄土背朝天吧。

  省得往后还要祸害百姓。
记住手机版网址:wap.read81.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