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莫要高看了天下文人_大明皇长孙:朱棣送我上皇位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60章:莫要高看了天下文人

第(2/3)页

一亮道:“诸位莫急,想来三吾先生此举,大有深意。”

  众人闻言,纷纷看向张信。

  张信也不迟疑,直言道:“三吾先生何等地位,若是亲自前来参与,其中影响过大,翰林院将会成为众矢之的,引发锦衣卫重视监察。”

  “这般咱们后续,做什么事情都须畏手畏脚,难以施展。”

  “反观现在,三吾先生避开,便就没有这么大的影响,咱们有些事情,也好安排一些。”

  听到这番言论,大伙那叫一个精神振奋。

  就连白信蹈,都投来了赞许的眼光。

  他去找刘三吾的时候,是连面都没见到,心里头都感觉有些委屈。

  大家的关系不错,怎么到了这个事情上,如此避之不及,让白信蹈心生疑惑和不安。

  现在听到张信这么一说,心里头豁然开朗。

  有人不信道:“三吾先生,当真是这般想的吗。”

  张信转头看向那人,眼中闪过一丝鄙夷。

  不过是小小的编修,也敢质疑我的回答?

  随即呵斥道:“愚昧,三吾先生何等人,怎会害怕这些。按你这般说法,难道三吾先生是孤家寡人不成。”

  “咱们这事,谁是为了自己,还不是为了宗族,为后代子嗣。”

  “此番乃是大义所向!”

  听到这么训斥的话,那名编修顿时低下头颅,恭敬作揖行礼道歉。

  众人见到这桥段,更加相信张信的话来。

  原本有些冷的气氛,返回了方才的喧嚣,又开始议论策划,阻扰太孙殿下学堂之事。

  此刻,京师内城,秦淮西段,一处宅院内。

  “老师,就这么紧闭大门,不见外人,怕是对您老的名声,有些影响。”

  一名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向对面的刘三吾开口说道。

  庭院内小桥流水,更有成群锦鲤游荡,即便是这般冷的天,也显得非常活泼。

  刘三吾闻言,不急不缓撒下一把饵料,引得众多锦鲤争抢,而后才缓缓道:“老夫在这圈内的地位,已然是达到了顶峰,再上也上不去,下也下不来。”

  “些许颜面,也无须过于顾忌,还有什么事情,是能比性命重要的,依照陛下的性子,真要对着干,无疑是自讨苦吃。”

  “哪怕真是要做,也得是在地方上做。”

  “不过话说回来,太孙殿下这个法子,老夫也觉得不错,他们呀,个个心思不纯,多少宗族想着,要向汉唐一般,成千年世家。”

  “如此,不可取,不可取!”

  “哪有什么天生的文人,老夫当年,生在前元,也不过是个泥腿子,还得去学蒙文,蒙语,方才有为官资格。”

  “官场,哪有他们想的这般简单。”

  对面的魁梧青年闻言,稍稍沉默了一下。

  什么泥腿子,他心里头清楚得很,老师乃是宋楚国公之后裔,祖上就是皇亲贵胄。

  即便在蒙元时期,也是一方地主。

  从小衣食不缺,典籍满屋。

  两位兄长,刘耕孙、刘焘孙,也是当地名人,均在元朝为官,后遇寇乱被杀。

  若不是跟老师同乡,刘不易还真就信了他的邪。

  刘不易,便就是之前在那正阳门河边,看到玄甲卫操练,有了从军心思之人。

  不过想是这么想,刘不易还是为自己老师的品德感到赞叹。

  “不易,于群英商会老师之职,你没像他们一般辞去吧。”刘三吾开口问道。

  刘不易入城后,就在刘三吾的指导下,先行去了群英商会那里应聘老师,以刘不易的才学,举人功名唾手可得,心中才学可装三车,自然过试不在话下。

  “学生自然不会像他人般放弃,只是老师,这进商会,当真能去玄甲卫吗。”

  刘不易有些疑惑的问道。

  从一开始,刘不易过来找刘三吾的时候,就直言自己去玄甲卫从军的想法。

  如此弃笔从戎之事,若是其他人,肯定会一番训斥。

  好好的文人不做,大好的前程不要,去当个丘八,脑子进水了吗。

  可刘三吾对此,却是极为支持。

  或许这跟刘三吾早年的经历有很大关系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wap.read81.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