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超越时代的想法_大明皇长孙:朱棣送我上皇位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03章:超越时代的想法

第(2/3)页

些。

  多车轮的使用,也会让马跑起来更加的省力,拉动更多的载重。

  这意味着轨道带动的车厢,每天的行进路程可以达到三百多里地。

  从京师到北平的两千多里路程,从原本的两個月的时间,缩短为七八天左右的时间。

  这些通过马拉火车抵达北平的将士,精力充沛,下车就能投入战斗,而且完全不用担心后勤的问题。

  只需要携带少许的干粮,后续的粮食马上就能转运过来。

  不间断的运输,如同流水线一般,随时都能将军队调集过去。

  这还是从京师抵达北平,沿途中加入的军队,只会更快。

  军事上如此,这么一条木轨带来的经济效益,更加的超乎想象。

  这和大运河实际没啥区别。

  非战时期可以起到沟通南北的作用,对于解决目前大明南北汉人尖锐的矛盾关系,有着显著的效果。

  定都南京的朝廷,和北面的地域问题将会得到改善,朝廷对于北方地域的掌控力,也会随之增强。

  木轨在大量使用下,所产生的养护成本,单单就沟通南北经济利润,完全足以抵消。

  木轨随后再可以进行升级。

  比如在木轨上包上铁皮,这般耐久也会持续提升,没那么容易损坏。

  持续过渡到铁轨的到来。

  当然木轨也不是说一条轨道从头到尾直通到底。

  可以理解为后世公交车站的概念。

  若遇河流,自然就是下车搭船,若遇大山,便就步行爬山。

  靠现在的人力去挖一条隧道,那完全就是异想天开了。

  遇到不好假设木轨的地段,军队就采取急行军的模式,然后上了车开始歇息,使用干粮。

  就算是延长一些时间,也能极大程度的缩短整体所用时间。

  木轨的维护交给木轨通行附近的村子,为其适当减轻赋税,这般算下来,养护的成本也不会太高。

  且就一条木轨,对于大明来说,并没那么大的负面影响了。

  “本不该这么着急。”

  朱英有些懊恼。这还是他第一次见到老爷子发火,却是因为他自个还没理顺,便就开始讲述了。

  “看来得等老爷子气消了,再寻个时机述说。”

  想到这里,朱英便拿出笔墨,开始书写关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wap.read81.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