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先秦遗迹_大明皇长孙:朱棣送我上皇位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04章:先秦遗迹

第(3/3)页

音。

  “最近咱想到关于驿站这块,有了一个新的想法,若是开辟一条官道,架设轨道,马车在轨道上运行,是否可以拉动更多的货物。”

  “如若足够的话,是否连将士们都可以拉动起来。”

  这番说完,朱元璋再度仔细的讲述了关于木质轨道的可能。

  话音落后,殿内顿时议论声一片,所有的大臣开始纷纷讨论气候。

  后排有些混乱。是没听清楚陛下话的,向前排的官员询问。

  在众多人议论之中,唯有一名官员,面色有些怪异。

  他便是都督府断事,从五品官员,铁铉。

  铁铉性情刚决,聪明敏捷,太学读书时,熟通经史,成绩卓著,由国子生被选授礼部给事中,现调任都督府断事。

  曾经审理悬而未决的案件,立刻就做出了合理的判决,其才干深得朱元璋器重,朱元璋赐给他“鼎石”的字。

  铁铉是河南南阳人,其后世名声,乃是因为在靖难之变时,不肯投降造反夺位的燕王朱棣,并召集溃败的士兵坚守济南,击退燕王朱棣,在朱棣夺位后被施以磔刑。

  后世山东各地,有很多‘铁公’祠庙,皆是祭奉铁铉,济南人民更视他为乡土神或城隍爷。

  在听到陛下的讲述,之所以铁铉会露出怪异的神色。

  皆是因为他小时候,在南阳山中,就见到陛下所讲述的轨道。

  那轨道在当时的小村子里,还是很出名呢,是很多小孩儿时的记忆,只是大家虽然觉得奇怪,却也没有更多想过其中的含义。

  铁铉仔细回忆小时候所见到的轨道,顿时就发现,個中的结构很陛下所说的不能说完全相似,只能是一模一样。

  不管是枕木,还是轨道木,都完全相同。只不过枕木早已腐烂不堪,而轨道木还保存得十分完整。

  铁铉此刻并不知道,他家乡南阳的这段轨道,便就是后世震惊整个考古界的先秦铁路。

  铁路,是后世近代史上最为伟大的发明之一,将整个人类的运输,提升到了一个非常大的量级。

  连朱英都不知晓,远在将近两千年的先秦,就已经发明了木质轨道。

  经历过将近两千年,秦朝的轨道木在经过防腐处理后,依旧是保存完好,可见当时先秦时期,古人的智慧。

  枕木之所以腐烂不堪,没有经过防腐处理,实则是先秦人民有意为之。

  比较软的枕木,可以和夯筑非常坚硬的路基密切结合,从而使轨道平稳。

  轨道的这种做法,不管是在两千年前的秦朝,还是现在的大明,效率堪称无敌。

  真要全速昼夜不停,将马当成消耗品,日行五六百里,都不在话下。

  只是轨道马车,需要大量的马匹。

  在经历过秦朝末年战争后,先秦轨道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到了汉朝,由于严重缺少马匹,轨道自然也就荒废了。

  由于轨道的荒废对交通的影响,所以轨道也被逐渐拆除,轨道木质地坚硬,不少被附近百姓当成房梁使用。

  从而,先秦轨道,便就这般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

  汉朝建立之初,为了抵消秦朝的影响,自然也不会提起秦朝的一些功绩。

  大汉一统天下后,百姓休养生息,也就不需要过多的战争,轨道的修复耗费很大,有极度缺马,自然就没了必要。

  铁铉在心中仔细的推敲一番后,便就不再犹豫,走到大殿之中,躬身向龙椅上的朱元璋说道:

  “禀告陛下,关于轨道,臣有上奏。”

  朱元璋见此,是自己比较看重旳大臣,便开口道:“鼎石可是有什么想法,说来给咱听听,这般轨道之事,不过也是个设想,鼎石直管直言。”
记住手机版网址:wap.read81.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