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大明根子上的巨大隐患_大明皇长孙:朱棣送我上皇位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46章:大明根子上的巨大隐患

第(3/3)页

的官吏作弊,盗卖官粮。

  其涉案粮食数目极为恐怖,为此,朱元璋一怒之下,将六部左右侍郎以下尽皆处死

  为了追赃牵连到全国各地的地主,遭到抄家破产的不计其数,地主对此怨恨极深,已经达到朱元璋不得不处死审刑官吴庸等人,来达到平息的程度。

  也就是那个时候,朱元璋才彻底清楚地主们对于大明的影响。

  也是从洪武十八年起,朱元璋正式规定,账目所用汉字,必须由‘一,二,三。’

  改成“壹、贰、叁。”

  有效避免数目涂改,这一方法,一直延续到后世都在使用。

  “大孙,你已经做好跟天下乡绅敌对的准备嘛。”

  朱元璋笑着问道,他相信大孙在这方面会很是谨慎。

  朱英回道:“这大明天下,八成百姓,两成地主,想要彻底赢得这场改革的胜利,唯有一种办法。”

  “那便是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从而彻底消灭地主阶级。”

  朱元璋眼前一亮,道:“好法子!真是好法子!”

  一句简单的话,却将如何改革的路线,彻底的定夺下来,等于这个事情,已经有了非常具体的方向。

  在执行这个政策的时候,目的将会非常明确。

  “有大孙这个法子,真正从根子上,接近千年以来,各朝各代难以处理的问题,如此一来,咱大明何愁不能千秋万世!”

  “真是咱的好大孙,如今想起来,大孙这些动作,可谓是一环接一环,环环相扣。”

  “要是咱没猜错的话,这些所有的想法,大孙恐怕是早就想好了,就等着去安南开国实施吧。”

  最后,朱元璋意识到了什么,直接问道。

  朱英轻轻点头,没有否认。

  在最初的时候,他就是准备这样去治理安南的。

  现在很大程度上,不过是将曾经给安南准备好的法子,直接套到现在的大明过来。

  唯一不同的是。

  治理安南要亲自动手,少不了一番血雨腥风。

  在大明这里就轻松多了,只需要跟老爷子将明白了,后续一切就会变得简单起来。

  ......

  东南沿海这边,在朱棣还有朱棡旳强力打击下。

  沿海地区的倭寇,不管是假的还是真的,几乎都被清剿一空。

  更多海上的倭寇,也不在大明沿海了,而是向着对马岛,高丽那边过去进行支援。

  倭寇大多都是战败者,但他们对于倭国,也同样有着感情。

  小的国家,在情感似乎要更加的团结一点,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生存下去。

  随着倭寇们的离开,不管是朱棣还是朱棡,似乎已经完成了此次的任务。

  只是如今对比起来,两人似乎没有太大的差距。

  在功劳上,燕王朱棣这边,反而还要多上一大笔。

  朱棡倒是无所谓,没事做的时候,就悠闲的去海边钓鱼。

  反观朱棣,就有点愁眉苦脸了。

  按照惯例,这边的事情告一段落后,他就必须班师回朝。

  京师的消息,朱棣也是有一定掌握的,尤其是跟朱英有关的。

  虽然时间上有些推迟,但不难看出,如今的京师已经沦为了朱英的主场。

  姚广孝这边,混成国师还统帅十五万大军的消息,朱棣也知道了。

  这边的计策出了一半,现在连出谋划策的人都没了,朱棣也很是无奈心酸。

  “即是已经到了这般地步,便就回北平,好好待着吧。”

  朱棣心中无奈的想到。

  此时,恰好朝廷的谕旨,传达过来。

  朱棣怀着有些忐忑的心思去接旨,然而谕旨的内容,却是让他心生狂喜。

  谕旨上表明,燕王朱棣,晋王朱棡将继续在沿海屯兵,于明年开春后,共同出征倭国。

  看到谕旨内容的朱棣,还有些不相信。

  “这到底是父皇的意思,还是朱英那小子的意思,难道那小子,就这么看不起本王嘛,觉得本王对他构不成任何威胁?”

  朱棣的心中有些愤慨,藩王问题,其实都清楚。

  若是朱英对他严防死守,他也觉得正常。

  但这样子对他加以信任,就令他心中不爽了,好像现在的他,都不配被朱英视作对手一般。
记住手机版网址:wap.read81.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