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朱元璋的血脉传承_大明皇长孙:朱棣送我上皇位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58章:朱元璋的血脉传承

第(2/3)页

对于目前的这个案件,你可有什么看法。”

  朱元璋微微沉吟,直接将问题推到了大孙这里。

  这个案件能够放到朝堂上来讨论,自然也是官员们感到非常棘手的。

  京师里一个姓徐的商人,有一个非常漂亮的妻子,李氏。

  这让他身边的朋友,对其都非常的羡慕,若是妾室的话,怕早就出大价钱买走了。

  在洪武二十年的时候,徐姓商人和好友赵某一同出去跑商。

  在回来的时候,却只有赵某一人回来。

  赵某对李氏说,你的丈夫在一同坐船的时候,不幸掉入河中淹死,且有人证,还有官府的公文,这件事便就是如此定性了。

  看到公文的李氏,虽然很是伤心,但也只能接受事实。

  没了丈夫的李氏,便就是个寡妇,虽然家中还有些钱财,但李氏活得也很辛苦。

  寡妇门前是非多,更别说是像李氏这么漂亮的女人。

  而在这个阶段,赵某在很多方面,都会给李氏帮忙,平时也会不断的献殷勤。

  李氏和丈夫并没有诞下子嗣,而丈夫的双亲,也很早就过世了,李氏的情况基本上也差不多。

  虽然知道赵某的目的,李氏作为一个孤身女子,最终还是答应了赵某,改嫁给了赵某,还生了两个孩子。

  直到今年,也就是在上月底的时候,南京城下了一场大雨。

  赵某和李氏的两个孩子,就在门廊下面玩水,这个时候就有一只青蛙出现,从门廊下的积水跳到了台阶上。

  年纪较大的孩子,拿着一根小木棍,将青蛙重新捅到了积水之中。

  此时,赵某正和李氏在旁边看着。

  或许是触景生情,或许是其他缘故,赵某突然感叹道:“当时他落水的时候,也是这般模样。”

  这话刚出口,赵某就后悔了。

  虽然声音很轻,但就在旁边的李氏,却是听得清楚。

  李氏立即意识到,当初自己的丈夫徐姓商人落水被淹死,绝对不是那般的简单,其中另有缘由。

  于是就不断追问赵某,当年自己丈夫的死,到底是怎么回事。

  赵某在多天的追问后,终于还是没忍住,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全部告诉了李氏。

  原来当初赵某见李氏漂亮,嘴上没说,心里时常惦记着。

  甚至在私底下多次找徐某谈过,想要花费大价钱,希望徐某能够把妻子让给自己,不过被徐某断然拒绝。

  而后赵某假惺惺的道歉,取得了徐某的原谅,并且再次共同出去做生意。

  在那次船上,碰上水浪最大的时候,赵某邀徐某观赏,趁其不备,将其推下水中。

  那般汹涌的水浪,精通水性的船夫在赵某付出全部身家,百两贯钞求其救人的时候,也不敢下水。

  这般水势,再精通水性也没用,基本上下去就是十死无生。

  而船上的乘客,包括认识徐,赵二人的商人,也被赵某这等慷慨所感动。

  毕竟一百贯钞,可不是个小数目,足够普通家庭数年的基本所需。

  在官府断案的时候,这些人证自然就比较倾向赵某。

  而赵某之所以把事情交代得这般详细,是他认为这件事都已经过去了五年。

  现在李氏跟自己还有了两个孩子,生活上也还算不错,至少吃喝不愁。

  就算是知道了当年的事情,也不会去官府报案。

  李氏听完后,并没有大怒或者呵斥之类的,也让赵某放下心来,甚至当晚还亲热了一番。

  然而在第二天,赵某出门后。

  李氏直接将两个孩子杀了。

  然后带着孩子的尸首,去官府自首,并且状告赵某当年杀夫的案情。

  当官府问她为何要杀子的时候,李氏解释道:“这两个孩子,是我丈夫仇人的后代,她要替自己的丈夫报仇。”

  这个案件顿时就引起了京师的轰动,而办案的官员,对于这件事也不知道如此处理,毕竟大明律法中并没有相关的条款。

  赵某自然是死刑没得跑,李氏这边就很为难了。

  尤其这件事,还发生在京师城里,受到的关注自然不同。

  于是这个案子,就在今天由官员呈报了上来。

  朱英听到老爷子的询问后,良久没有开口,他心中知道该如何,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wap.read81.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