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家国天下(求订阅求月票)_大明皇长孙:朱棣送我上皇位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八章:家国天下(求订阅求月票)

第(3/3)页

很能打的,待在京师有些可惜了,治理地方就算了,带兵还是不错。”

  朱元璋认同的点点头,对于老二的安排,心里也有个数了。

  恰好最近把蓝玉给召回来,罕东那边诸军无人节制,把老二派去也不错。

  早膳也吃了,看了看天色,朱元璋也明白自己要回宫了。

  早朝没开,只能去开个午朝处理政务。

  “好了,咱也得回宫了,宫里还有一堆事情等着咱呢。”

  朱元璋说完后,又补充道:“陛下那里没了咱,可就不好办了。”

  朱英无语,随口道:“我看陛下呀,是管的事太多了,管来管去的,结果给把自己给累坏了。”

  听到这等暗讽,朱元璋执拗的脾气就上来,本来准备站起来的身子,又坐了下去,训斥道:

  “你这娃,根本不明白皇宫里的那点事情,这皇帝的权力,要牢牢的把控在自己的手里。”

  “什么都交给别人,到时候被蒙在鼓里还不知道。哪天醒来,说不准这江山都给别人了。”

  朱元璋说着,就想起了之前发生过的胡惟庸案,空印案,郭桓。

  胡惟庸案,朱元璋罢左右丞相,废中书省,加强了专制皇权。

  空印案,让朱元璋受到欺瞒,也因此成立锦衣卫,加强耳目,避免受到群臣欺瞒。

  郭桓案,就是锦衣卫立功了,贪污两千四百多万石粮食,简直是骇人听闻。

  也就是因为这三大案的因素,让朱元璋的心里有了阴影。

  本来就猜忌多疑的朱元璋,对于文臣更加不信任,安排锦衣卫进行严密的监视。

  其实对于武将,朱元璋还是以包容居多。

  蓝玉这般闹腾,如果不是为了给朱允炆开路,也没有后来的蓝玉案。

  不过现在为了给大孙保驾护航,但凡蓝玉能认大孙,估摸着蓝玉案也不会发生了。

  朱英闻言,却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陛下管的事情太多了,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哪怕是现在的陛下,不也得设立殿阁大学士,来帮忙分担政务嘛。”

  “作为皇帝,并非是自己有太大的能力,而是在于知人善用。”

  “别的不说,大明的传承,就陛下心中所想,当时千秋万世。”

  “可陛下如此英明神武,他能保证后世子孙,代代都是如此嘛,要是蹦出几个昏君,譬如几个月不上朝,你说咋整。”

  朱英说道。

  他这话还真不是瞎说。

  自朱元璋后,最为勤奋的恐怕就是大明末代皇帝崇祯了。

  一个开国皇帝,一个末代皇帝,在勤奋这一点上都差不多。

  即便后来的朱棣,也是乐于打战,封狼居胥。

  大明的内政基本上都交给朱高炽管去了。

  有人认为朱棣之所以御驾亲征,是因为大明有名的武将都被杀完了。

  其实并不是如此。

  偌大的大明,青年降临还是很多的。

  朱棣喜欢御驾亲征,完全就是想向父皇朱元璋证明自己,能够为大明开疆扩土,封狼居胥。

  本身朱棣从小在军营中长大,在藩地里长期和草原上游牧民族对战。

  终于当了皇帝,没多久就不习惯了。

  尤其是听到兵败的消息,忍不住率五十万大军,直接干仗。

  至于后面大明后面的皇帝,那更加不用多说了。

  纵观明朝将近三百年,明初最强,然后几乎一直都在走下坡路。

  中间虽有几次起伏,却也止不住的下滑。

  朱元璋听到这话,本来想立即回宫的心思,顿时就淡了下来。

  其实这个问题,困扰了朱元璋很久。

  他亲自所设定的大明制度,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让子孙后代,能够把大明这个家给看好了。
记住手机版网址:wap.read81.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