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朱元璋遗诏_大明皇长孙:朱棣送我上皇位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10章:朱元璋遗诏

第(3/3)页

错,咱心里也清楚。但是咱就是忍不住,咱的大孙如今好不容易回来,咱却不能马上相认。”

  “咱这心里呀,不是个滋味。”

  朱元璋缓缓说到,述说着心里面郁结。

  “陛下,臣斗胆,皇宫距离长孙殿下也不远,陛下可时常过去。凉国公,宋国公,颍国公等人,都是见过小时候长孙殿下。”

  “陛下把来龙去脉讲清楚了,必定会拥护长孙殿下。以臣看来,最迟不过今年年底,长孙殿下就能和陛下一同过正旦节了。”

  刘和起身后,见陛下的情绪渐渐的稳定下来,便开口安慰着说道。

  听到这话,朱元璋的心情显然好受了些。

  沉吟片刻,朱元璋说道:“趁着咱的寿诞,让大孙跟这些武将们碰碰面,想来有蓝玉他们的支持,大孙应当是能把握住。”

  说完后,朱元璋的眼中闪过一丝狠厉,补充道:“若是有哪些不开眼的,就休怪咱不客气了。”

  “陛下英明。”

  刘和还有蒋瓛,连忙奉承着说道。

  武将们长期镇守大明各地,有些事情,哪怕是朱元璋,也只能先召集到京师来,才好处理。

  就像是原来的蓝玉案。

  蓝玉原本在罕东平叛,平叛差不多的时候,次年二月才被召入京师。

  回京的时候,蓝玉根本没想到朱元璋对自己动了杀心,毕竟他才立下平叛的功劳。

  朱元璋杀蓝玉的时候,也是暗中安排,如若被蓝玉提前得到了风声,那可就不好办了。

  并非每个武将是岳飞,像蓝玉这样的知道陛下要杀自己,第一想法肯定是跑路。可不会到京师来送死。

  在蓝玉回京的第一时间,朱元璋并没有动手,同时还把以蓝玉为首的淮西勋贵武将,一同召集回来。

  然后蒋瓛在早朝发难,早就准备好的锦衣卫,直接擒拿格杀,半点机会都没给。

  在杀了第一批后,朱元璋给他们直接按上谋反的罪名。

  然后还停了一段时间,给诸多武将一种错觉,好像是只诛首恶。

  实则没过多久,又继续杀。

  自洪武二十六二月开始,一直到洪武二十八年,冯胜被赐死,蓝玉案这才算结束。

  足足杀了两年。

  有名有姓的将领,基本都上牵连赐死了。

  无名无姓的更加不用多说,加上诛连的,整个蓝玉案前后共计有一万五千多人。

  对于武将,朱元璋在杀戮前,都是作了精准的安排。

  下手先是又快又狠,然后便是如同温水煮青蛙一般,缓缓图之,直到连根拔起,彻底铲除。

  当然,现在不能杀了。

  这些武将,将是留给朱英用的,以朱英的手段,加上朱元璋的协助,如同再次打造一个太子朱标般的,超一流武将班子:长孙党。

  至于不能加入长孙党,或者对大孙身份有质疑的武将,那就没必要留了。

  掌握了兵权,就是掌握了天下,至于文臣若是不服,尽管杀了就是。

  秀才造反,三年不成。

  就凭现在的文臣们,根本不可能对抗武将。

  前面有名一点的刘伯温,胡惟庸,都已经不在了,废除宰相制度后,文臣的权力更是被拆分。

  而每年朱元璋的寿诞,基本上大部分的武将都会回来祝寿,到那个时候,就是长孙党成立之时。

  “陛下,允炆殿下那边,原本定于九月的册封,这...”蒋瓛眼光微动,似乎是无意间提醒说道。

  毕竟早前定下,九月便是册封朱允炆为皇太孙的仪式,朱元璋的寿诞,则是在十月底。

  朱元璋闻言,随口说到:“咱都差点忘记这茬,只能委屈允炆这个孩子了。”

  而后补充道:“到时候让钦天监想个法子,册封的事情,往后推脱数月吧。”

  说完后,朱元璋突然眉头紧锁,突然想到了什么事情。

  片刻后走到书案上,吩咐道:“刘和,拟诏。”

  刘和闻言,连忙为陛下送来空白圣旨,并为陛下研磨。

  朱元璋的圣旨诏书,都是由他自己亲手所写。

  之所以突然想到立下诏书,是因为朱元璋怕有什么意外,毕竟他都已经六十多的年纪了,不久前也生过大病。

  万一哪天突然病逝,大孙还未回宫,这样子可就不好了。

  现在的朱元璋,就是准备先行把遗诏写好,如果真有这样的意外发生,遗诏就是大孙最大的依仗。

  哪怕到时候,大孙的依仗少些,至少也能名正言顺的先即位。
记住手机版网址:wap.read81.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