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蠢蠢欲动的朱元璋_大明皇长孙:朱棣送我上皇位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76章:蠢蠢欲动的朱元璋

第(1/3)页

  摊丁入亩,是后世满清时期的一个政策,赋役制度的一次重要改革。

  标志着古今实行两千多年人头税被废除。

  这一制度的实行,减轻了无地、少地农民的经济负担,促进了人口增长。

  劳动者有了较大的人生自由,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赋税规则的简化减少了官府打马虎眼任意加税的可能。

  最明显的地方,便是会大幅度刺激人口的增长。

  朱元璋在听到大孙说出这句话时,顿时就明白了这其中的含义,这也很好理解,并不需要过多的解释。

  所谓赋和税,虽然都是收钱,但实际上还是有些区别的,简单的来说。。

  赋收的钱,是提供给国家武装力量,可以理解为军赋。

  税所收的钱,便是用于国家的经济建设方面。

  而大孙所说到的丁税,便是属于税收方面。

  然而,朱元璋并没有表现出赞赏的神色,反而是眼神有些怪异的看着大孙。

  “大孙可曾想过,若是废除丁税,国库岁入要减少多少钱粮嘛。”朱元璋沉声的问道。

  大孙如此聪慧,怎会相出这等法子。

  丁税制度自古有之,并不是说朱元璋非要保留,实在是就现在看来,丁税的岁入,明显要多上很多。

  废除丁税,  对于大明国库的岁入,会造成难以估量的影响。

  朱英对于老爷子的反应,  也没太多的意外。

  摊丁入亩这样在后世看来的高效政策,  对于现在的大明来说,  其实没有多大的好处。

  因地制宜,每个时期的政策,  应当符合当下的情况才可以,而不是说把所有好的政策堆积在一起,大明就会变得强大。

  摊丁入亩在满清时期之所以有很强的效果,  堪称神来之笔,其中的关键在于人口的隐瞒。

  大量人口被隐瞒户籍,谁都不知道有多少人豢养的大量仆从,这些被隐瞒的人口,都是不交税的。

  满清时期搞隐瞒人口最多的,  便就是八旗子弟了。

  所以摊丁入亩后,  满清的税收会直接出现一个腾飞的情况,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也算是一个无奈之举。

  可是对现在的大明来说,情况就完全不一样。

  前面朝代的人口情况不得而知,就现在的大明,经历过元末的混乱,尤其是朱元璋实行的职业分配制度,包括户籍行走制度,  基本上全部都登记在册,没有什么隐藏人口。

  这也就意味着,目前丁税在大明国库的岁入之中,占据了不小分量的比例。

  将丁税废除,  赋税都直接按地产计算,  反而会使得岁入出现大量减少。

  本来如今大明国库的岁入用起来就很紧凑,这般还来降下一波,  可见来年会更加艰难。

  不要认为摊丁入亩知这样的政策就很是高明,  军赋的征收就是按地产来,现在只是将个税也这般施行而已。

  朱英不懂这些吗?

  他当然心中是明白的,  不然也不会拖到这个时候来提出,但既然知晓,为何朱英还是提了出来。

  其中最为主要的目的,就是尽可能的消除贫富差距。

  拉小贫富差距,  才能让社会矛盾变得不那么的尖锐。

  “地产多者多出,少则少出,  无则不出,便是一些低层的老百姓,找些活计生活的负担会轻松许多。”

  朱英解释道。

  听完大孙的解释,朱元璋也立即理解了大孙的想法,但在朱元璋的心中,此刻的大孙却有想当然了。

  用后世的话来说,就是过于理想主义,不切实际。

  看到老爷子皱眉,并没有太多认同感的神情,朱英智珠在握的说道:“孙儿知晓,丁税的废除,会让大明国库的岁入变少,甚至会影响到大明的稳定。”

  “孙儿既然敢于提出此事,当是有备而来,已然准备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法子。”

  朱英说完后,并没有接着述说,反而是端起桌面上已然有些凉的茶水,喝了一口。

  听到大孙这话,朱元璋微微振奋,眉头也展开了不少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wap.read81.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