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一百二十章 新宰执_寒门宰相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千一百二十章 新宰执

第(2/3)页

杀人案,鄜延路案至太学虞蕃案,皆是蔡确经办,都可谓从严治吏。

        ……

        朝会之后,众宰执们奏过事后。

        王珪,章越二相留身奏对,官家对王珪,章越道:“朕近来身子也好些了,可重新安排经筵。”

        经筵之事,既关乎天子所听,也是官员在皇帝面前露脸的机会。

        以往天子刚亲政时,倒是一个非常重要选拔人才的机会,如今官家早有定见不好忽悠,但也是一个出人头地的机会。

        换了以往面对此职,王珪和章越肯定是要争一争的,这是安插党羽的好机会。各自都要列一个长长的名单。

        但今日官家突然提及,二人都是官场上混迹多年,哪有不明白的。

        王珪道:“臣以为左谏议大夫,直学士院,知审刑院安焘,学识渊博,经义精深,可为翰林侍讲学士。”

        官家显然对王珪的人选,显得很满意。

        章越则道:“臣以为户部郎中,侍御史知杂事陈睦,之前出使高丽不卑不亢,不辱国体,学问古今照用,可为天章阁侍讲。”

        对王珪和章越推举的安焘,陈睦二人。

        官家道:“这二人朕都允了。”

        “如今元绛出外后,参知政事空虚,不知两位卿家有什么考量?”

        官家先卖一个人情给章越,王珪,随即问参知政事的人选,显然内心早有答案。

        见王珪,章越不作声,官家道:“朕以为中书门下,还以两相两参罪为合适,两位卿家看呢?”

        王珪道:“启禀陛下,臣以为蔡确,章惇二人都是合适。”

        听了王珪之言,章越暗骂了一句,以往官家也是向二人推荐过蔡确,章惇二人,不过不是被王珪便是给章越否了。

        这就和网上著名笑话段子,印度要进联合国五常一样,每次五常其余四个表示同意,然后让任一国轮流行使否决权。

        章越,王珪恨不得中书门下就一个宰相罢了,什么两相两参,两相一参,都不如一相零参。

        不过这一次官家有点认真了。而二人一再拒绝官家也不好意思,这事只能拖。

        毕竟皇帝其他的任命,要通过中书来实行。

        但宰执这个层面,皇帝可以直接通过‘白麻’来任命而不需要事先通过中书,中书只是要在任命后补一道手续确认。

        不过此举无疑会伤害宰相们的感情,而且新的人选也容易遭到宰相们的排挤架空。

        所以官家还是要与宰相们商量,以往王安石强势时,官家有让张方平任相却遭王安石反对作罢的例子。

        这一次王珪则抢先放弃了立场,顺着官家的意思推举了蔡确,章惇。

        如今压力给到了章越一边。章越也不好再反对,再反对便有抓权揽权的意思。不许新参政入中书,你章越要干吗,要把中书门下搞成密不透风的地方吗?

        所以还是要与皇帝有商有量的,你一再反对,以后皇帝都不与你商量了怎办。

        一再反对也容易得罪了蔡确,章惇。

        章越则道:“陛下,中书门下两相两参有所不妥。天下之数莫过于三。老子曾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多则乱,乱则难决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wap.read81.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