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五十四章 为人臣者当忠于事(两更合一更)_寒门宰相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千五十四章 为人臣者当忠于事(两更合一更)

第(2/3)页

受益匪浅。

  徐禧率先抵至正殿,官家一见徐禧便火急火燎道:“徐卿,你来看。”

  官家见徐禧立即牵其手背至地图前。对徐禧而言官家的器重令他感动,官家就是那等解衣衣之,推食食之的皇帝,如此令他实生肝脑涂地报答之意。

  徐禧随着官家走到地图边,官家道:“你看这是镇戎军!从镇戎军向南行七十里便是汉萧关。古代入关中四大关隘东函谷,南崤武,西散关,北萧关。”

  徐禧道:“陛下所言即是,萧关自古为戎马之地,汉武帝时匈奴入寇,便从处借道烧了中宫。吐蕃,回鹘唐时多沿此道至渭水浮桥,入寇长安。所以一旦萧关有失则关中震动,故在萧关北七十里建镇戎军。”

  “陛下可是要在泾原路屯田?臣曾去过泾河渭河,此地河谷宽阔,地势平坦,在陕西五路中其地最是膏腴。蔡挺当年经略泾原时,便在此镇戎军以南大力屯田!”

  官家听徐禧说泾原路土地膏腴,利于屯田,心道此论倒是与章越相合。

  官家对徐禧道:“朕不是要屯田,一旦萧关道有失,西贼骑兵可将熙河路,秦凤路与鄜延路,环庆路一分为二。”

  “之前西贼进兵泾原路素来沿葫芦河谷,从此地进兵路途宽敞,又是水草丰足,实为心腹之患。”

  徐禧见官家所问不明所以,官家见此不由微笑,看似徐禧并不知章越提议泾原路出兵之事。

  官家对徐禧道:“有人提议从泾原路镇戎军出兵,一路进筑堡寨至鸣沙城,卿以为如何?”

  徐禧看了地图首先在镇戎军及德顺军和原州上都是宋军密密麻麻的堡寨。

  徐禧道:“陛下,此距西人驻守的没烟峡和石门关极近,一旁还有西人天都山监军司,以往西贼入寇都是在天都山点集,我军由此出塞,便入西人心腹之地,当初定川寨之败不可不慎,但……”

  “但什么?”

  官家追着问道。

  徐禧道:“西人进兵泾原路,便是看重葫芦川河谷水草丰茂之故,若我据此而有,以后西人在天都山点集,所有的粮草辎重便短了,无法补给大军。”

  “不过陛下从此筑城太艰难了,西贼一定会不顾一切反扑的。”

  官家闻言目光闪闪,他本身猜疑心重,方才用言语试探徐禧是否提前与章越沟通过。

  但如今看来二人事先并未商量,而从听徐禧所言泾原路出兵利弊后,当即也看到了他所言的这一切便利。

  徐禧摇头道:“陛下,从此一路进筑到了鸣沙城,粮道也是艰险,西贼必派骑兵从后抄掠,至少必须建十个,十个不成,十五个以上堡寨方能拱卫,这般消耗太大了。”

  官家听徐禧言十五个堡寨,这又与章越所言不谋而合。

  看来徐禧在章越幕中多年,尽得他兵法谋略之法。

  “不过一旦建成,不仅可以占据鸣沙,北望兴灵,与西贼韦州接壤,大可借此为跳板以轻兵突骑袭击西贼心腹之地。”

  “也可向西攻取天都山与熙河路会州联通,全面占据天都山沿线。”

  官家听着徐禧的分析,不由露出悠然之色。

  东西夹击打通熙河路和泾原路交通线,对于官家而言有等天然的吸引力。

  夺取这里不仅可以为秦凤路,熙河路,泾原路三面屏障,还可以捣毁西夏南下点集的补给基地,并顺势控制这一带的蕃部。

  最后以点带面,彻底威逼西夏。

  官家对徐禧问道:“泾原路兵马如何?”

  徐禧道:“自庆历以来,泾原路兵马便多马军,其中镇戎军顶在西夏最前线的边郡,兵马最精,但重兵在渭州一线。行将兵法后,一共九将,分驻各地。”

  “此为守内虚外之策!朕要将九将添为十一将!”

  徐禧听了官家所言犹豫,官家见了徐禧的表情道:“你有什么话但说无妨?”

  徐禧谨慎地道:“陛下,泾原路之事还请三思,毕竟之前所议都从鄜延路,环庆路出兵夺取横山,收复银、夏、宥三州。”

  徐禧的意思从泾原路出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wap.read81.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