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零五章 进退又何妨(两更合一更)_寒门宰相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千零五章 进退又何妨(两更合一更)

第(2/3)页

  章越闻言心底大怒,天子居然在自己面前玩这手段。

        吕六这大马猴,也配和我章三比?

        章越面上不动于色,看了一旁的石得一一眼,不知是不是他将自己不愿去西北话泄漏给了官家。

        此刻他沉静地道:“陛下,吕惠卿之才胜臣十倍,臣本萤虫只配伏草而游,哪敢与当空皓月争辉。”

        官家闻言一愣,不过他也见惯了官员们以退为进的操作道:“那便如此。”

        官家说完看着章越神色,却见他神色丝毫不变。

        对章越而言方才可能有些气话,但如今却是已经理解消化。

        宰相又如何?说到底也是一份工作而已。

        章越当然知道皇权与相权抵触之弊。明朝无宰相之名还有内阁大学士之实。到了清朝就真没宰相了,而清之官员素质也是历代来最滑坡的。

        比起来在位时的力不从心或是产生日后重大隐患,倒不如早退早了事,既保全了富贵,也不失郡守之位。

        不能谋身,又如何谋国。

        章越道:“陛下,臣虽贬去但忠言不可不讲,不可不谏。”

        “你讲!”官家带着怒气道。

        章越丝毫不让地道:“垂治天下当以仁义,近岁天灾不断,各郡各路盗贼不断,连富庶的淮浙亦有人相食之状。陛下要征讨西夏,却不见百姓之苦,好比杀牛宰羊以为膳食,食者皆美,然被食者之惨,陛下不曾见之。”

        “朝廷兴师十万,殆于道路上百姓则有七十万家,就算破夏功成,然而民不能抚,心不能附,又有何用?”

        “臣素来要为一事,从不直接为之,而是先从谋另一事。这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道理。”

        “要伐夏当先利民,利民是器,唯有器成方可伐木。退一步说,就算伐夏不成,但器已磨练,民心亦为陛下种下。”

        “天下最难之事,莫过于执两用之中,切不可执一废百,臣还请陛下明察。”

        ‘执两用之中’官家细细品着章越这句话,这句话出自【中庸】‘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执一废百’出自【孟子】‘所恶执一者,为其贼道也,举一而废百也’。

        【伐夏】与【利民】就是两用,能够【用中】或【中之用】,办到这件事的人就是圣贤了。

        其实作为官家,最大的难处就是方向上的选择,而不是那些细务。因为细务上的事,有大把能臣替他为之。

        方向上的选择,往往导致路线上的不同,而路线的不同,又成为党争的发端,权力的升降。

        而如何能做到【中用】?

        【中庸】也早就给出了答案,那便是【诚】。

        能做到至诚的人便如同神明一般。

        “如何诚也?”官家默然半响飘出了这一句,元绛看这一幕知道章越有几分劝动官家了。

        章越道:“此为圣贤之道,臣不知也!”

        官家被以为章越会说道理在他一边,哪知他说不知。

        官家笑道:“章卿也不知到底是【伐夏】好,还是【利民】好啊?”

        随着官家一笑,当即二人剑拔弩张的气氛缓和下来了。因为人被与和自己观念相左的人批评时,都会产生出一个念头,凭什么你说得是对的,我说得就是错的。

        渐渐的殿内,君臣聊天的氛围便好了起来。

        章越道:“启禀陛下,诚有两等,生而知之者为圣人,学而知之者为贤人。”

        “臣连学而知之都未必通,何谈圣人呢?所以【中庸】才说至诚如神!”

        “那卿便与朕讲讲【学而知之】之道?”

        章越道:“陛下,臣以为还是要听言,可以偏信但不可以偏听,听言当正反相攻!”

        人都是有立场的。

        官家有官场的立场,中书有中书的立场。

        如今官家的立场就是主观,是决策层面,而如今中书的立场则是客观,是执行层面。

        人的一切痛苦,都是来自主观与客观不匹配,简单说来是‘想要的得不到’。

        脑子告诉身体去干活赚钱养我。

        身体对脑子说,不,你应该克制自己的欲望(饿不死就行)或感觉今天好累(我想躺平)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wap.read81.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