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零五章 六辔在手_寒门宰相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八百零五章 六辔在手

第(2/3)页

,董毡之间,章越主张先屯田后进兵,先富而后取,在制敌上主张先易后难,先熟(熟羌)后生(生羌)依次进取。

  攻伐河湟之要点,不在于制敌,而在恩信厚利安抚,然后熙河屯田一千顷,实力就强一分,屯田一万顷,实力就强十分。

  唐朝大将黑齿常之在河湟屯田五千顷,每年打粮食百万石则可威震西北,若宋要制夏,需屯一万顷以上。

  西夏断甘凉道,对过往商队抽以重税,我得河湟便可和于阗,回鹘等部接壤,重开西域的丝绸之路。

  有了商贸和屯田之利,河湟不仅不会成为朝廷的负担,反而可以自给自足,籍此人力物力,既不劳民伤财,又可充实兵力。

  取得河湟,好比刘豫州自荆州取西蜀后,再北上与曹魏争锋。

  西夏已痛失先着,让我降木征,包顺,又破鬼章,使董毡生惧。錁

  一旦收复河湟,十几万汉蕃兵马屯于夏国侧翼,不必大举,动则以轻兵扰之,迫使西夏以大兵应之,如此反复,夏国国内必然疲敝,若夏国不以大兵应之,则我可乘虚取利。

  待彼竭我利之时,则兰州,兴州,凉州为国家所有,再用彼之民,扬我之兵。两三年后,待天时有变,命一上将将熙河之兵以向甘,灵,再命一将率陕西之众出于横山,诸蕃无不倒戈以从,毕其功于一役,鹰扬于夏。

  诚如是,则帝业可成,宋室可中兴。臣书生也,不足以讲大事,至于不达大体,不合机变,惟陛下宽之!

  官家读其策,胸中激荡不能自抑,王安石看后亦赞许有声,亦道:“若无大变故用此策,三五年可平夏。”

  官家振袖入座道:“苍天庇佑于我华夏,使我贤士忠臣代代不绝,每逢天下有变之时,必有一二栋梁可保我家国社稷,辅世安邦。”

  “朕看了这平河湟策,方知以往是朕错了。朕之前实是多端寡要。”

  王安石知道官家是真心反省了。錁

  多端寡要是郭嘉评价袁绍的话。

  什么都想要,却没有得其要领。视短利而动,失之格局,没有看事看物的长远眼光。

  这边刚收复了河州,木征归降,那边西夏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wap.read81.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