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九十章 军歌_寒门宰相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六百九十章 军歌

第(2/3)页

腊派人带蜡丸来书,言木征后营屯粮处,请我们率一支精兵前往劫粮,他与董裕愿约作内应。”

  智缘说完当即取一个蜡丸给了章越,章越剖开蜡丸上面正是绘着一副地图,标注着木征屯粮处。

  章越有些心动,在战局不利之下,若劫粮成功是可以作为扭转胜负的关键。

  可是问题是……这几个人信得过吗?

  章越问道:“大师,你看董裕,结吴叱腊二人可以信吗?”

  智缘道:“我看来结吴叱腊所言应有五成是真的。”

  五成。

  章越也是犯了难,他也不能肯定二人是不是诈降,但现在已成为一个极大的诱惑摆在他的眼前。

  此刻章越不由有些心浮气躁,难怪有云为将者必须先治心。

  面对这为数不多的胜机,章越最后还是决定宁可错过,不可贸失。

  就如同历史上魏延向诸葛亮提出子午谷之谋一般,为何屡次会被后人提及,还不是因为武侯七出祁山没有成功。

  可想而知的是,事后诸葛亮的人很多,但身为主将,作为一名决策者,总是要冒各种风险才能作决定。

  就如同曹光实中了李继迁的埋伏一般,他或许也在两难之中,若李继迁真降了,那又是什么如果?

  但是历史告诉我们,没有如果。

  世上没有十拿九稳的事情,换句话说,这世上没有什么因果关系,只有一个概率问题。

  好比如说,一个人认真读书,最后考了一个好成绩。

  不能说因为认真读书,考了一个好成绩,只能说认真读书,增加了考一个好成绩的概率。

  章越趁着鸟鼠山新败,当即召集将领,传令让他们在堡中厉兵秣马,加紧操练。

  首战失败,令章越有些心浮气躁,但面上却不可向众将显露出任何焦急之色,

  这时候探马来报说,景思立已率军赶到渭源堡了。

  章越闻之大喜,心想援军到了,而且还来得这么快。

  章越亲自出迎时,景思立的兵马已到了城外。

  章越见其兵马果真是精锐。

  这景思立也是名将,他是景泰之子,说起景泰此人,也是牛人,与王韶一样都是进士出身,文官领兵而成为名将。

  景思立其兄景思忠也是由文从武,之前在战争中已是以身殉国。

  景思立承袭父荫,在顺宁寨之战中,西夏人围点打援。在所有兵马皆败的情况下,唯独他一人全身而退,因此升迁为德顺军知军。

  章越也看得出景思立带兵有方,其部队急行数百里,仍是气势不衰。

  要知道精锐部队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行军。

  行动过于缓慢,则为迟钝,但能够在急行军保持士气,还能马上投入战斗,就是第一流的强军。

  比如志愿军某部队一昼夜疾行七十里后,仍立即投入战斗,能歼灭敌主力部队。

  景思立道:“启禀章龙图,末将知鸟鼠山失守,故率军连夜赶来,所幸赶上了。”

  这一句话说得章越脸上有些挂不住了。

  景思立见章越脸色不好看,连忙道:“末将言语粗鲁了,还望龙图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wap.read81.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