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三十四章 击石震虎_寒门宰相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四百三十四章 击石震虎

第(2/3)页

有睡意起身给熟睡的道人留下一些钱财,离道观登山观日出。

  众人登顶看南山日出之美,不由一时惊叹,  本来众人相约好了要观日出写诗的,  但对于这样夺天地造化之美,不由都是词穷。

  连苏轼也是‘海棠虽美不吟诗’。

  其中一位考官忽道:“我等整日奔波,其实不过蝇营狗苟,无甚意思。真盼有一日卸了差事,看这山水田园之美,不再问仕途之事。”

  从古至今这般士大夫的避世情怀,孔子郁闷的时候,也有‘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的碎碎念。在场几人论及‘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这般境界一时都还达不到。

  苏轼道了句:“为官则为儒法,  归隐则思释道,  千古皆同。”

  对于苏轼此言,众人都深以为然。

  一名考官问道:“子瞻以为何处归老较好?”

  苏轼道:“我琼林宴时听蒋颖书(蒋之奇),单君赐(单锡)曾言阳羡景好,茶好,故想为官个十年,攒够了俸禄便在此买些薄田,种些桔树,择一山麓筑室终老。”

  众人闻言都是大笑,都没有在意。

  其他两位考官认为章越,苏轼,章惇年少出仕,如今功名心甚重,对于归隐之事只是说说罢了。

  不过苏轼后来真定居阳羡了。

  熙宁八年时章惇政坛失意时写了首诗给苏轼,君方阳羡卜新居,我亦吴门葺旧庐。……他日扁舟约来往,共将诗酒狎樵渔。

  章惇与苏轼相约退休后,咱们一起坐着扁舟相互来往,一起诗酒狎樵渔。

  在此感叹一句,二人真是好朋友,好到发配海南岛的那等……

  众人说说笑笑,下了山后众人诗兴又起。

  但凡谁有了诗意,便叫随从弯下身在其背上直书,最后将写好的诗投入诗囊中。

  似苏轼,章惇都十分多产,两三日内诗囊里已是厚厚一叠的纸。

  众人又寻野渡渡过黑水前往北寺,章越不由与苏轼说起,自己年少去乌溪读书时,大哥交代自己不许乘野渡之事。

  苏轼听了大笑,章惇亦隐隐听见,没什么言语。

  正当船停泊时,处于滩石岩壁之地,众人当即提笔在壁上石上留书。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wap.read81.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