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入汴京_寒门宰相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一十一章 入汴京

第(3/3)页

观的机会,下令多挖沼池。这里离丁宅比较近,然后丁谓将会灵观沼池挖出的土全部运到自己家将地基筑高。

  丁谓又奏朝廷开保康门,南北新作安国延安二桥以跨汴河蔡河。

  自此从相国寺至会灵观,成为一条通衢,人烟稠密。于是房价一下子就升值了,丁谓家史称‘宅居要会’,赚大发了。

  不过无论怎么说,太学生们还挺感谢丁谓。

  保康门街至麦秸巷,几乎是满街的青楼妓馆。这是汴京城,也是大宋最大的红灯区。

  而且就开在太学,贡院的边上。太学生们当然高兴得不得了。

  眼下若非早晨而是傍晚夜间,沿途景色不知有多么好,但想到这里章越不由捂了捂钱袋,好把心凉一凉。

  章越抵至太学。

  在庆历兴学以前,国子监继承唐制实行三馆制,广文馆教进士,太学教诸科,律学馆教明律。

  当年欧阳修在省试之中落榜,通过国子监监试,补为广文馆生。然后在国子监解试中得第一,省试又得第一,最后以殿试第十四名及第。

  不过庆史兴学后,三馆制就改变了。

  原来三馆制只是名称,实际上并不是学校,考中馆生,入国子监,太学,更似一个职称名字。

  但庆历兴学后,将进士诸科都合并为太学。

  当朝七品官以上子弟为国子生,校址在天福普利禅院。

  以锡庆院为太学,锡庆院位于国子监旁,最初除了接待辽国使节外,还常用于举办皇家宴席。

  如今被用来课八品以下官员子弟,及诸州县举荐上来的寒俊。

  从此国子监,太学改变了空有名头,没有学校的局面。

  至于原先教进士的广文馆,改作给落榜的举子,以及四方州县举荐入京学生听读。学生每个月还能支取少量的粮米,以供京中生活。

  章越,黄好义若是没考进太学,则可入广文馆。

  广文馆生还能与国子监监生一并参加国子监解试。

  国子监解试一共有四百五十个解额。

  章越,黄好义来到国子监门前正要进门投牒,但见书吏也不抬头道:“审验之事不在本司。”

  “那在哪里?”

  书吏也不答话,右手一摊。

  章越取了些钱放在此人手上,对方掂量了下,有些不满意,摇道:“门外书铺皆可。”

  章越,黄好义又来到门外书铺,一名伙计热情地接待了他们。

  章越,黄好义将文牒,书状,乡贯,公验,包括,唐九,马五二人的公文都给对方看了。

  伙计神色变得冷淡,问道:“两位不办其他的事么?”

  黄好义问道:“还有何事?”

  伙计冷淡地道:“二人既不知就算了,你们二人急否?”

  黄好义道:“自是越快越好。”

  伙计道:“若是你们不急,这些我们先收下,三日后一并投递国子监。若是匆忙,我这有一本家状集,你们拿了去国子监投牒即可。”

  章越不待黄好义问话,直接道:“那么急如何个价钱,不急是如何个价钱?”

  伙计道:“急的,是两千钱,不急,是一千钱。”

  章越,黄好义心底都是大骂,这简直是宰人啊。

  黄好义怒道:“我们去别家书铺问。”

  那伙计摊手笑道:“去哪家都是一样的行情。以后两位若是解试,省试都离不开书铺,若是你们先办了家状集,以后再合算些是了。”

  章越心知确实风气如此,于是道:“也好,就要加急的。”

  那伙计笑道:“聪明,早一日入了太学,关这住宿之费就不知省了多少。”

  “这位客官呢?”

  黄好义昂然道:“不急。”

  “这也是不爽利的,”伙计冷笑两声,“那你三日后再来吧!”

  章越将黄好义拉到一旁劝道:“几千里来到汴京,多少钱都花了,也不差这些了。早一日入太学,早一日安心。”

  黄好义闻言挣扎一会,最后顿足道:“这般人……罢了就依三郎的。”

  于是章越,黄好义一并拿了家状集进入了国子监。
记住手机版网址:wap.read81.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