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三章 谏糊名制_李治你别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百三十三章 谏糊名制

第(2/3)页

地读书人,是需要地方官府荐举的,虽然陛下三令五申地方官府必须荐举寒门子弟,但上令下达,中间难免被人钻了空子。”

        “所以地方官员推荐来长安科考的考生里,掺杂了大量的世家子弟,世家子弟的基数庞大,高中功名被朝廷录用的几率也就大了。”

        “其二,长安朝堂批阅试卷的官员也有问题,朝臣大多出自世家,他们必须站在世家的立场上,为各自的家族谋利。”

        “同样精彩优秀的两份试卷摆在面前,阅卷官员首先看的是考生的姓名和出身,世家出身的考生,录用的几率比寒门子弟更大,这是无法否认的事实。”

        李钦载顿了顿,道:“科举制从朝廷而始,然而政令出宫廷,却诸多阻碍,再好的制度若被有心人利用,政令下达地方,往往完全变了味道,最终人亡政息,一场徒劳。”

        李治坐直了身子,沉声道:“景初所言有理,朕今日振聋发聩,受教了。”

        说着李治望向武后,武后也是一脸凝重,点头缓缓道:“景初若不言,臣妾还不知科举竟有如此多的弊端。”

        李治突然冷笑起来:“可笑这些年来,朝中臣子竟无一人向朕当面直言弊病,他们表面唯唯诺诺,背地里却首鼠两端,教朕心寒!”

        李钦载缓缓道:“陛下,臣刚才说过,朝臣大多出身于世家,他们不得不站在世家的利益上行事,这是无法避免的。”

        武后笑了笑,道:“景初说,今日有谏进上,刚才你说的科举弊病,是否有解决之道?”

        李钦载道:“有,虽不能完全解决,但臣以为能缓治其弊。”

        “快说!”李治急道。

        “其一,科举之前,调拨东西台御史发赴各地州县,监察地方官员荐举考生事宜,力保荐举名录的公正,对世家和寒门考生的比率严格控制。”

        “荐举以寒门子弟为主,同时为了不彻底得罪世家,陛下也可许世家门阀少许官职,适当对他们妥协。”

        “其二,为保科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wap.read81.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