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真国相也_家父汉高祖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44章 真国相也

第(3/3)页

事之前,像这类的事情,不必那么讲究!把那染杯给我拿一下...放豉酱的那个....”

  张苍有滋有味的品尝了几口,又说道:“臣在统计各地情况的时候,发现了大汉各地粮食物价的极度不平衡,有很多商贾凭借这一点发了大财,家财万贯,这些人的名单我已经禀告给河西相了,可问题不是这个,问题是这粮价,若是价格若是不能均衡,那是要出大问题的...那个胡饼你还吃吗?”

  刘长赶忙将胡饼放在了张苍的面前。

  张苍慢条斯理的吃了起来,他简直就是吃饭的专家,别人吃胡饼那都是干吃,可张苍不同,他对不同的食物,有着不同的吃法,在吃胡饼的时候,他喜欢沾一下羊肉汤,再配合着花椒一同食用,再寻常的东西,张苍都吃的让别人流口水...

  “如今连年的丰收,粮价在部分地区已经达到了一石五钱,农人少利...我曾读到过,当初的魏国的李悝推行平籴法,来平衡粮食的价格,这粮食的价格啊,不能太低贱,否则就会谷贱伤农,当然,也不能太贵,若是太贵了,那就是谷贵伤民!”

  “因此,臣决定,在各地设立常平仓,效仿李悝的办法,谷贱时增其贾而籴,以利农,谷贵时减贾而粜,以利民...陛下以为呢?”

  刘长此刻满脸堆笑。

  “老师说的对!自然是按着您所说的来操办!”

  “就听您的!”

  “来,老师,您再吃些肉....”

  张苍吃的并不多,他吃饭跟刘长吃饭是不一样的,虽然跟他们吃饭的人都很有食欲,刘长吃饭那是狼吞虎咽的,别人看着他吃饭的样子,食欲顿时也就上来了,可张苍吃饭是注重享受,吃的慢,少,可很精致,他活得也很精致,办事同样如此。

  “老师,那个董安国的事...您听说了吗?”

  张苍点了点头,“农家之人,还不错,他的奏章我看过了,可以试试。”

  这位董安国,在历史上,便是汉时的一位农学大家,曾编写了农书十八篇,只是如今失传了。

  张苍跟寻常的儒家不同,他对各个学派根本就没有什么偏见,他才懒得去跟其他人作对呢,当初他在唐国,就大量的任用法家和黄老的贤人,因此被儒家所诋毁,如今他当上了国相,却还是如此,他所提拔的那些人,还是以黄老和法家为主,几乎没有什么儒家的。

  “陛下,这治农可不只是开垦,这粮价也是其中的一个因素,还有就是种树的事情...可以在河西,陇西,朔方等地鼓励种树...增加可以耕作的土地,在开垦的同时,不能对山林造成太大的破坏,还有这畜牧,畜牧也是治农之事...陛下有所不知,当初的秦国,就曾设立厩苑律,专门用来负责国内之兽医...规范他们如何治疗战马...”

  “我大汉虽然也有厩律,可还是不太足够。”

  “臣准备设立畜政,培养兽医,钻研牲畜之疾病的治疗办法...”

  兽医这个词出现的很早,春秋战国时就已经有了这样的称呼。

  张苍说出了自己最近的几个重要想法,刘长全部答应。

  张苍擦拭了自己的下巴,胡须,擦的干干净净的,这才告别了刘长,离开了这里。

  “你这整日吃的这般油腻,这是不行的,多吃些素菜!”

  张苍交代了几句。

  刘长抿了抿嘴,“吕禄,听出来了吗?”

  “我这老师啊,每天饭点的时候就会准时前来给朕禀告国事...”

  “他这是交代我明日想吃素菜呢!”

  吕禄却笑了起来,“陛下,长安的人说:张公为汉相,朝三月而天下治。”

  “张相上任之后,庙堂之事进展迅速,各府相互合作,使得各府没有什么值得担心的难题,一切迎刃而解,群臣愈发的敬佩,在上次朝议,因为张相体胖,张释之俯身为他穿上了鞋履...群臣都说,真相也!陛下有这样的贤相,便是每天为他宰杀一头牛来吃,臣觉得都是值得的!”

  吕禄激动的说着张苍的能力,群臣对他的敬仰,刘长不知想起了什么,皱了皱眉头。

  ........

  周府,年迈的周昌坐在了院落之中,安静的看着门口的方向,虽然是跟张苍差不多的年纪,可他浑身佝偻,面色枯黄,仿佛风一吹,就要将他整个人都给吹散了,枯黄的落叶洒在地面上,随风飘动着。

  当初那人来人往,门庭若市的周府,在此刻彻底被大臣们所遗忘。

  张苍所表现出的能力,乃至天子的宠爱程度,都是周昌根本就不能媲美的,整个周府都变得非常安静,那些最初还非常担心周昌病情,常常来拜访,一口一个周公的大臣们,没有了踪影,当初那些带着礼物,服侍在周昌身边,口称大父的亲戚们,在来了几次之后,也就逐渐减少了拜访的次数。

  周昌安静的看着不远处,随着他的叹息,又有一片落叶摇曳着飞下来。

  “周相!!!”

  高大的身影一把撞开了大门。

  刘长满脸堆着笑,手里提着两只鸡。

  周昌轻笑了起来。

  在他的笑容之中,两行眼泪不由得滑落。
记住手机版网址:wap.read81.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