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九七章 后宫(求订阅求月票)_霸武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九七章 后宫(求订阅求月票)

第(2/3)页

主!”

        楚希声笑着抬手,示意众人起身。

        不过就在这时候,人群中走出了一位穿着白衣的文士,朝着楚希声深深一礼。

        “刀君容禀,当今大宁皇帝无道,以至于天下纲常大乱,法纪废驰;妖魔四起,鬼神肆掠;百姓流离,困于水火;民不聊生,灾祸横生;山河动荡,神州动荡!

        而今天下百姓已在悬崖边缘,退一步就是饿殍遍野,十室九匮的乱世浩劫。草民请刀君即日登基,以人皇之尊,清寰宇,荡恶尘,安民心,救众生于水火!”

        众人纷纷抬头,向那文士看了过去。

        他们的眼中都现出了一抹异色。

        那正是大宁朝的太傅——‘文冠武绝’鼎苍生!

        现场的那些地方文官,还有世家豪族之主尤其震撼。

        他们临来之前,就预感到楚希声即将南面称帝一事。

        却万没想到,身为大宁太傅的鼎苍生也会弃大宁而去,投靠新朝,且在今日首倡称帝开国一事。

        建元帝究竟做了什么,竟失道至此,身为三朝老臣,内阁首辅的鼎苍生,竟然也弃之而去。

        也就在众人惊奇之刻,剑藏锋等人已提起了衣摆,拜倒在了地上:“属下诚请旗主开国登基,以廓清天下,重整乾坤,救万民于水火!”

        就在他们的后方,高达数千人的将官,无数的士绅,也都纷纷朝着楚希声拜伏。

        “吾等参见陛下,愿陛下万年,威临四海,福泽天下!”

        接下来是聚义堂广场那密密麻麻排列的精锐甲士,还有外面的几个校场,数万名拱卫总舵的铁旗帮将士,也全都跪倒。

        “吾等请陛下开国登基,开万世太平!”

        “吾等请陛下开国登基!愿陛下福德无量,泽被苍生!”

        他们的声音汇聚在一起,如同山呼海啸,震撼天地!

        也就在这一瞬,楚希声周身的龙气激发。

        十二条金色巨龙从楚希声的后方虚空中穿梭而出,盘绕在他的周围左右。

        楚希声微微一笑,将袍袖一卷:“众卿请起!你等心意,朕知矣。然而开国一事事关重大,我们稍后再议不迟。”

        按照古时传下的礼法,这称帝一事本该是要三辞三让的。

        不过他懒得玩这一套。

        当此大变之世,就该当仁不让!

        如今这天地间除了他,谁还能扭转乾坤,让他们神州人族免于衰亡的命运?

        ※※※※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楚希声都陷入到了忙碌状态。

        几乎是通宵达旦,夜以继日。

        剑藏锋其实早就把开国登基一事该做的准备都准备好了,一应所需的人力物力都已备妥。

        剑藏锋甚至还让人在‘秦淮郡’修整城池,另建了一座皇宫。

        秀水郡虽然是楚希声夫妇的起家之地,不过这里的地形地势与方位,都不适合做一国的都城。

        ‘秦淮郡’则是南方最适合建都的所在。

        这里东、西、南三面都有山峦环绕,岗阜相连,形若苍龙,势为天城;北面则是江面宽广、水深浪急的神秀江,号称天堑。

        所以此处自古有“龙盘虎踞”之称,进可以控扼神秀江与运河咽喉,与中原争锋;退则有险可据,易守难攻,是王气所钟之地。

        此处的土地也很肥沃,粮产之丰,更胜于河洛二州的表里山河。

        不过剑藏锋知道他们在‘秦淮郡’也待不了多久。

        楚希声肯定是要进取河洛二州,从而混一天下的。

        估计一年之内,这‘秦淮郡’就要变成新朝的南都。

        所以这座皇宫只是以皇室别宫的规格建造,面积非常的袖珍。当然这宫殿小归小,却五脏俱全,该有的都有。

        不过剑藏锋虽已将所有的准备工作都做好了,可有些事情他是没法为楚希声代劳的。

        开国建制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他们首先得定国号。

        楚希声的一众部属,还有他征召过来的一众名士文人,在聚义殿里面争论了小半天。

        最终楚希声拍版,定了国号‘律’,以后就叫大律朝。

        这代表了他的治国理念,以律法为尊,依法治国。

        他们还得商定年号。

        楚希声懒得听他们争论,他听的头都炸了,直接定了个‘元始’的年号。

        正式称帝之后,他就是元始皇帝。

        这年号没什么特殊含义,就是要图一个简单。

        接下来是厘清官制。

        大宁朝的官制,其实已极其成熟,只需要小修小补就可以。

        楚希声只是进一步优化了内阁制度,又废除了大宁的五军都督府,筹建了枢密院。

        他还确定了内阁大臣与枢密使的权责与任职年限,不像以前那样不清不楚。

        然后六部被他拆分,扩张成了十三部,另增加了财部,文部,水部,交部,矿部,业部,医部。

        其中的文部主掌一切教育贡举之事。

        楚希声认为实业与卫生二事也需要重视起来,所以另建了业部与医部。

        业部管各地工坊之类的‘实业’,医部则负责医疗卫生。

        此外六部中的户部,礼部,工部职能太多,有时候无法兼顾,还是拆分开来,专职专责的好。

        这也是为加强内阁的地位权柄。

        楚希声预计自己是当不了太久的人皇。

        他自己也没有多少时间参与治国。

        未来他这个皇帝,其实就是一个象征。

        所以他减少对内阁的掣肘,降低各部尚书的地位,方便内阁治政。

        不过枢密院直属皇帝,兵部由枢密院辖制。

        户部与礼部的一应尚书与侍郎的任命权,也必须捏在皇帝的手里。

        内阁有权推荐,却必须由皇帝确定人选。

        楚希声知道一国之政,财政,人事与兵权是最紧要的,只要捏紧了这三点,问题就不大。

        楚希声自己无心治国,对世俗间的权柄也不在乎。

        以前他接手铁旗帮,是为了完成混沌秘仪。

        现在建立大律朝,是为了强化十二龙神天守,对抗诸神。

        楚希声对一应繁琐的案牍公务,其实厌烦无比。

        不过他如果有后代,后代又有治国的雄心壮志,就可凭这一架构轻松的拿到实权。

        楚希声还改良了督察院,在督察院里面增加人员,设定了各级御史,且以律法的形式,划定了他们的权限与职司。

        不像是大宁朝的督察院,御史什么都监督,结果什么都没能监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wap.read81.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