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要走还是要留?_锦衣状元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要走还是要留?

第(2/3)页

对中立的存在,至少不要在张璁和朱浩之间选边站。

        朱四已经开始具备一些帝王的韬略,他此举不过是为平衡朱浩跟张璁间的关系。

        如果张璁自身就是翰林学士,还附带个桂萼,加上朱浩不管事,那张璁跟朱浩之间的平衡就会被打破,皇帝会

        对使用张璁不放心,谁知道这老小子下次会不会借翰林院的差事做什么文章?

        上次是泄露皇帝出巡,若为上位再整出什么幺蛾子来,皇帝绝对不会放过他。

        有了朱浩的条子,第二天朝会上皇帝顺理成章地以翰林院掌院朱浩支持为由,同意以桂萼为翰林学士,本来还有人提出反对意见,但刘春因为朱浩对桂萼的支持,改而出面赞同此事。

        刘春本意是息事宁人。

        既然朱浩认为让桂萼上位,那就没必要再争了,反正争来争去,皇帝用的一定是议礼派中人。

        不是桂萼,那就是方献夫或霍韬,连用到相对中立的张邦奇都不现实。

        结果就是桂萼回京第一天,直接到翰林院走马上任翰林学士。

        ……

        ……

        朱浩人在道观,消息闭塞,他没有跟以往那样时刻关注朝堂的情况。

        朱四派人调查了一下,发现朱浩真就成了个闲云野鹤之人,专心在那儿研究道法,只是晚上的时候不时绘制一些图纸,这种习惯贯穿了朱浩在兴王府成长的生涯,所以朱四就算知道朱浩在画什么东西,也不会觉得有多奇怪。

        反正在朱四眼中,朱浩从小就喜欢搞研究。

        与此同时,东南海防陆续有消息传来,说是江浙地面上,朱浩派出的船队,配合靖海兵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江浙沿海的盗寇给剿灭,只有极少数盗寇沿着海岸往南、东两个方向逃窜。

        往东去的,大概是往倭国方向逃。

        往南的,大概是要伺机再起。

        陆完因在剿灭盗寇的战事上立下功劳,其名字在地方上奏中被一再提及。

        经过朝议,陆完以「巡抚浙、闽、粤三地沿海卫所」之身,兼右佥都御史,重新回到朝堂大臣的视野中来,意思就是……陆完以戴罪之身完成将功折罪。

        就算陆完距离官复原职还差得很远,但至少陆家已不用再低头见人了。

        如此一来,朝中不少大臣忧心忡忡。

        陆完毕竟以前当过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等职,朝野声望不低,而陆完跟王琼的关系相当不错,陆完先打了第一枪,王琼人在西北目前也被重新启用,只是暂时没立下什么功劳。

        如果陆完和王琼回朝……就连杨一清都要担心二人在朝中的影响力。

        尤其是边军,那才是大明军权的核心所在,随着彭泽势力日趋消弭,王琼和陆完培植出来的一些旧部,凭借着卓越的能力,已崭露头角。

        而也在就此时。

        有关三边总督人选,重新提到了桌桉上。

        这次几乎没有任何悬念,先前的宣大总督臧凤,以右都御史、兵部左侍郎的身份,前往三边总督军务。

        因为臧凤从一开始就是皇帝培植出来的亲信,这次被启用,没人有意见,也在于臧凤于大礼议等事上没有冒头,就算臧凤素来跟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wap.read81.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