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嘴里一句实话没有_锦衣状元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九章 嘴里一句实话没有

第(2/3)页

不知你在四书五经上造诣如何,但观你言谈举止,远非普通稚子可比,我没什么能教你的……你我相识一场,算是有缘,其他就看你的造化吧。”

  脚步迈开。

  朱浩大声道:“我听说江南有个六如居士,才高八斗,诗画无双……陆先生听说过此人吗?”

  陆先生迈出去的脚,硬生生收了回来。

  他转过身,厉目打量朱浩。

  “你听谁说的?兴王府那孩子?”陆先生不相信朱浩知道什么“六如居士”,只觉得应该是有人告知。

  朱浩跟那金冠少年有一段单独相处的时间,可能是交谈中得知。

  因为少年问陆先生的话,颇有机锋,说明此子从隋公言那儿得到了他身份的一些讯息。

  朱浩道:“没人跟我说,但在此我劝告几句,南昌去不得,最近江赣和湖广地面不太平,盗匪频出,听地方商贾说,这一切或跟南昌那位藩王有关,早前陆先生说取道安陆往南昌……有感而发。”

  “呵呵。”

  一个成名已久的大儒,听到一个七岁尚未正式开蒙的稚子,对自己说出这么一番话,会作何感想?

  没直接啐你一脸唾沫,算客气的。

  “朱浩,你见识确实不凡,但以你的年纪,却不可能妖孽到这个地步……朝廷波谲云诡,危机重重,若有人想借你之口跟我说这番话,替我说声谢谢!”

  这次陆先生再未停留,径直离开。

  ……

  ……

  “走了也好。”

  朱浩其实不想知道这位陆先生是否是唐寅,因为是或不是对他而言均无影响。

  唐寅在正德年间是如何的窘迫,谁都清楚。

  这样一个中晚年穷困潦倒的落魄书生,靠书画赚点钱,浑浑噩噩勉强度日,有什么值得称道的?

  历史上对他的评价高,主要是因为他人生经历丰富,是个有故事的人。

  明朝书画名家众多,能跟唐寅媲美者不在少数,只是因为唐寅遭遇非常奇葩,堂堂南直隶解元几乎是稳中进士的,结果却遭遇科场舞弊案,会试名落孙山不说,还被朝廷贬斥为小吏,勒令一生不得为官,其后人生起起伏伏,既有修筑桃花庵别业的壮举,也有宁王府装疯卖傻侥幸逃脱的不堪,其游荡于江湖,埋没于书画,作品终成传世珍品。

  “就算你真是唐寅,还能帮到我不成?”

  朱浩回到家。

  朱娘一直热切等儿子回来,一见面就赶紧上来抓着儿子的肩膀问道:“陆先生呢?”

  “回去了。”

  朱浩想都没想,脱口而出。

  “那他教了你什么?他……住在何处?”

  朱娘本来还想问问儿子出去这段时间的收获,但一想没带书本不说,还没带文房四宝,最多简单试探一下儿子学问就不错了,能教到什么?

  所以还是问人在何处比较稳妥。

  朱浩更实在:“我哪里知道他住在哪儿?本来好端端钓鱼,突然来了个人……好像是兴王府的教习,跟他说了几句话后就走了,然后没过多久我们便分开……不如娘等他下次来,直接询问。”

  朱浩不得不这么说。

  免得被朱娘当成是他把陆先生给气走,毕竟朱浩之前没给陆先生好脸色。

  朱娘闻言蹙眉:“你这孩子,真是的……跟着先生出去一趟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wap.read81.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