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6章 所谓京营_征战五千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846章 所谓京营

第(1/3)页

  大明的京营原来在南京,是国家最为强大也最为核心的武装力量,在朱棣靖难之变登基称帝并且迁都之后分成了京城京营和南京京营两部分,而京城京营又称三大营,包括五军营、三千营和神机营;三大营各设提督内臣、武臣、掌号头官统领;平时,五军营练习营阵,三千营练习巡哨,神机营练习火器;当皇帝亲征时,三大营环守于皇帝大营,一般是神机营居外,骑兵居中,步兵居内。

  三大营初建时颇具战斗力,有朱棣这名马上皇帝统属,其下诸多参与过靖难之变的沙场宿将担任将官,士兵也都是百中选一的精兵;只可惜这些兵力在土木之变中全部葬送与王振之手,不仅多年积累的精锐士卒毁于一旦,就连执掌京营的大明勋贵也几乎全部葬送,自此以后大明渐渐形成了文贵武贱的格局,京营的战斗力直线下降。

  另外,巧合的是土木之变发生于一百八十年前的己巳年,按照中原惯用的天干地支纪年法,六十年一轮回,今年同样也是己巳年。

  景泰年间,于谦重新编练京营,于三大营中选精锐十万,分十营团练,以备紧急调用,称十团营。十团营由总兵官一人统领,监以内臣、兵部尚书或都御史一人为提督,各营分设都督,号头官、都指挥、把总、领队、营队等官;后在嘉靖年间又恢复了三大营的编制,只是将三千营改为神枢营。

  因为久在中枢,少有参战的机会,而且靠近京城繁华之地,所以京营的堕落也就成了一件不可避免的事情,朝廷的勋贵、文臣乃至中官纷纷将京营的士兵侍卫奴仆,动辄拿来干一些诸如修建府邸之类的私事;京城因为乃是朝廷中枢,众人行事或许还要几分脸面,情况还能好一些,南京京营就更加不堪。

  日后到了崇祯十五年,声势显赫的功臣保国公朱国弼,为了在迎娶秦淮八艳之一的寇白门时显示威风和隆重,特派5000名南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wap.read81.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