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0章 这个茶盏不错_拣宝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70章 这个茶盏不错

第(1/3)页

  ps:三更了,有月票的书友请多多支持,谢谢。

  “这是吉州窑玳皮天目盏……”

  这个时候,王观把盒子的东西小心翼翼拿了出来,只见东西是黑釉瓷碗,但是在漆黑的釉色上面,还有点点斑驳的褪色斑纹,仿佛玳瑁的鳞片一般。

  玳瑁古名瑁、甲,那是一种生活在热带深海底,属于海龟类的爬行动物。

  由于玳瑁的寿命可长达一千多年,加上背上又有十三块状如盾形、分三行做覆瓦状排列的鳞片,所以玳瑁又被称为十三鳞、长寿龟。

  在古人眼,玳瑁是吉祥长寿、辟邪纳福的象征,又有极高的药用价值,所以深得历代皇室贵族、富豪人家乃至广大平民百姓的喜爱。

  其他朝代不提,单单说宋代,因为对于玳瑁的喜爱有加,有能工巧匠干脆仿照玳瑁壳的花纹和色泽,创烧出漂亮逼真的玳瑁斑黑釉瓷。

  眼下王观手里拿着的碗盏,就是属于这种形制的东西。

  “小兄弟眼力不差嘛。”

  与此同时,店主有几分得意之色,笑呵呵道:“没错,这个就是吉州三天目之一的玳瑁天目,是吉州窑最为精美的茶碗。要是在日本的话,这东西可是国宝级别的宝贝。”

  或许有些人感到困惑,毕竟众所周知天目瓷、天目釉,一般是指建州窑的建盏。那是宋代最有名的黑釉瓷,也是现代藏家视若珍宝的东西。

  建州兔毫盏、鹧鸪盏,名满天下,只要对历代陶瓷物件有些了解的人,都应该知道它们的珍贵,但是怎么又突然冒出一个吉州窑的天目盏来了?

  实际上这也算是大家的一个认识误区吧。要知道国古代的珍品瓷器太多了,大家在讨论的时候,总是喜欢描述代表性的东西,而有意无意的忽略了其他名贵品种。

  就好比提到元代瓷器,人人都爱元青花,却有不知道在资深行家眼,枢府釉瓷那是毫不逊色于元青花的珍品名瓷。

  就是由于这种偏颇,弄得现在大家都以为天目瓷就是建盏。然而这不是绝对的事情,因为在宋代的天目系瓷之。也有与建盏同样名贵的品种,那就是刚才店主所说的吉州三天目。

  所谓的吉州三天目,其实说白了,就是吉州窑生产的黑釉瓷。

  吉州窑位于江南地区,始于晚唐。兴于五代、北宋,极盛于南宋,不过在元代就衰落了。吉州窑的窑口产品种类丰富,有些品种也是白地褐彩,与北方的磁州窑极为相似。

  不过与磁州窑明显不同,吉州窑的褪色彩绘不是描绘的,而是一种剪纸贴花工艺。这是属于吉州窑的独创,也是这个窑系最显著的特点。

  这是一种十分独特的工艺,比如说在烧造瓷碗的时候,把树叶。剪纸等贴在碗面,然后上釉烧造,这样就会出现奇特的花纹。在喝茶的时候,就好像一片树叶漂浮在水面上。自然别有一番情趣。吉州三天目的木叶天目盏,就是用这种工艺制作出来的产物。

  另外还有一种鳖甲天目盏。与玳皮天目盏相似,但是也有一定的区别。这种天目盏的纹饰与虎皮花纹很像,所以又称为虎皮盏。

  当然,最珍贵的还是玳皮天目,由于窑变的原因使得黑褪的釉色与玳瑁鳞片斑纹类同,表现出了非常细腻的质感,所以上到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都非常喜欢这种碗盏。可惜由于名气逊于建盏,一般人恐怕都不知道还有这种天目盏的存在。

  不过,这些人之,却不包括王观等人。

  “吉州窑玳皮天目盏。”

  此时,高德全也稍微有几分动容,也明白了郝宝来为什么那样慎重了。这样的东西如果品相上佳,而且又是真品的话,价值至少在几十万以上,确实不能掉以轻心。

  “东西十分稀少珍贵,又是玳瑁斑纹,够喜庆吉利吧,用来祝寿再合适不过了。”郝宝来小声道:“所以你要好好替我把关,别出什么讹漏,我可丢不起这张脸。”

  “放心,要是看错了,不仅你丢脸,我更加不用在行里混了。”高德全轻轻点头,不过他却没急着上手,因为东西还在王观手里。

  而且,高德全也相信王观的能力,所以等他观赏几分钟之后,立即开口问道:“王观,东西怎么样,你是怎么看的?”

  王观没有正面回答,而是笑道:“大家都应该清楚,但凡是厚釉的东西,胎质肯定不好,所以才用釉料掩饰起来。尤其是黑釉瓷,色如黑漆的釉料,可以完全掩盖胎质不好的缺点。”

  “不过这样一来,单纯的黑色就显得有些单调。但是聪明的古人,绝对不会墨守成规,然后就研究出了窑变、剪纸贴花等等工艺……”

  王观侃侃而谈,大谈黑釉瓷的形成与展,就是没有实质性的东西。

  听着听着,店主悄悄地鄙薄一笑,下意识的觉得王观就是那种空有知识,却根本不懂联系实际的半吊子。旁边的郝宝来估计也是这么认为的,所以眉头也微微一皱。

  然而,高德全却很清楚的王观的实力,听他绕来绕去的,就知道东西有问题了。

  当然,相信归相信,高德全也没有急着下结论。毕竟真正有能力的人,一般只会相信自己而不会轻易相信别人。

  “东西给我看看。”

  高德全伸手把玳皮天目盏拿了过来,然后上手仔细的掂量观察。不久之后,他也随手把盏放了下来,微笑道:“王观你说得很对,宋徽宗就曾经说过,盏色以青黑为贵,兔毫为上。也就是说,窑变才是关键,各种窑变色斑犹如云雾、细雨、芦花、玳瑁的甲壳……”

  这一下子,另外两人终于觉不对劲了。

  郝宝来自然相信高德全的能力,店主也相信郝宝来不会随便请人来鉴定碗盏。

  如果单纯是王观这样漫无边际的叙说,那么自然是金玉其表,败絮其的草包,但是连高德全也同样地东拉西扯,那就足以说明问题。

  “东西可能不对。”郝宝来心里隐约明白过来,然后试问道:“老高,你怎么看?”

  “这个嘛……”高德全迟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wap.read81.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