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1章 宫里的水很深_骗了康熙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11章 宫里的水很深

第(3/3)页

的作用巨大。

  皇太后虽然平时不管事,但是,她临终前的愿望,只要不是摘星星或是捞月亮,老皇帝肯定会答应下来的。

  亲王的俸禄,每年一万两白银,还有一万斛禄米,雷打不动。

  皇太后临终进言后,老皇帝让老五管理了镶黄旗的三旗事,这可是实实在在的兵权啊!

  客观的说,在玉柱的帮衬之下,老五从来没有缺过银子。

  但是,食亲王双俸的恩遇,确实是格外与众不同的殊荣。

  老五这是头一次主持国丧,又是皇太后的举哀丧仪,他自然是格外的慎重和认真,惟恐怠慢了待他甚好的皇祖母。

  “十二弟,以你之见,当用何典?”老五盯着老十二,问举哀的仪制。

  老十二心里有数,这是他在专业领域里,重要地位的具体体现。

  反正是国丧,花多少银子,都不怕掏空了国库和天子南库。

  “五哥,以小弟之见,大行皇太后的丧仪,应该格外的隆重。想当年,汗阿玛即位之时,仅只八岁而已,多亏了大行皇太后的鼎力扶持。”老十二瞥了眼玉柱,就算只冲这小子的面子,他也必须说昧心话。

  老皇帝八岁登基后,朝廷大权其实是太皇太后和四辅臣共同掌握的。

  在顺治爷的诸多皇子之中,太皇太后和老皇帝的关系,并非一开始就那么融洽的。

  直到,顺治爷染上了天花重病不起之后,太皇太后经过慎重的考虑,这才撇开了福全他们,单独抚养了老皇帝。

  说白了,其中的奥妙,显然是幼主无法掌权,有利于太皇太后的抓权罢了。

  俗话说的好,主少国疑。

  太皇太后的搞法,和慈禧太后先选光绪,后选溥仪,如出一辙,本质都是想掌握权柄。

  玉柱啥不明白?

  太皇太后和鳌拜,才是真正的利益共同体。

  结果,老皇帝瞒着太皇太后,以迅雷不及眼耳之势,出其不意的擒下了鳌拜,提前拿到了亲政大权。

  见老五又看向了他,玉柱面色凝重的说:“五哥,事关重大,恐怕还需要找来礼部的人,好好的商议一番。”

  有了玉柱和老十二的故意铺垫,老五当即下令,去把礼部尚书和侍郎们,都请过来商议。
记住手机版网址:wap.read81.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