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米糷_骗了康熙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87章 米糷

第(3/3)页

粮仓的事办得妥妥当当。

  见玉柱的心情不错,张辛壮着胆子,说:“抚尊,时辰不早,该用午膳了。卑职已经在备下了上等的席面,恭候您老的大驾。”

  玉柱闻言后,微微一笑,说:“张太守啊,不瞒你说,席面已经吃腻了,不如就请我吃那种,肉码子的米糷(làn)吧?”

  米糷,又称米缆,是明清时期的赣省、湘省、桂省等地,对米粉或米线的称谓。

  码子,只要是湖南人或是荆州人都懂,也就是米粉的浇头,类似于陕西人吃面的臊子。

  玉柱,是偏沅省里正儿八经的土皇帝,他的身份和地位,高出张辛太多了,已经到了可以随心所欲的地步。

  张辛也是明白人,玉柱出身于满洲第一外戚之家,又久侍于宫中。

  不夸张的说,玉柱没有吃过的豪奢席面,还真的很难找出来。

  “回抚尊,本地有种极为特殊的猪脚米糷,将猪脚卤过之后,配上辣椒、香葱等佐料,吃起来香辣鲜爽……”张辛一边介绍,一边暗中观察玉柱的神态。

  毕竟,现在的高官们,都以食羊为尊,耻于食猪。

  张辛很担心,惹恼了玉柱,那便是求荣不成,反受其辱了。

  见玉柱一副很感兴趣的样子,张辛暗暗松了口气,接着介绍说:“来一碗这种猪脚米糷,再配上一碟本地的晒兰肉,或是蒿子粑粑,实乃与民同乐也。”

  这个高帽子,戴得棒极了!

  玉柱随即被逗笑了,他不想吃宴席,改吃米粉了,居然被贯以“与民同乐”的绝佳名目,唉,亏张辛想得出来啊!

  没办法,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以玉柱的身份,弹指间,便可定全省官员的生死荣辱。

  张辛这个小小的知府,可不得想方设法的投其所好?

  由张辛领着,玉柱坐进了本地最出名的米糷小馆子。

  待猪脚粉被端上桌子之后,玉柱暗暗点头,在长沙的时候,老百姓爱食切粉,也就是扁粉,也叫宽粉。

  这种宽粉,在广东,被称为河粉。

  沅陵的猪脚粉,却是圆粉,比米线粗一倍左右。

  据张辛的介绍,“晒兰肉”是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沅陵特产。取沅陵本地黑山猪的后腿肉,经去皮,去脂肪,去骨,去筋,用独特配料经十几道工艺精制加工而成。

  玉柱吃饱了之后,吩咐下去,这种猪脚粉,给他手下的军官们,每人来两碗。

  没办法,玉柱的老部下们,全是北方人,习惯于吃面食。他们对于长沙的大米、宽粉或切粉,完全无爱。

  因为,张辛介绍的有趣,立时勾起了玉柱的兴趣。

  沅陵的这种圆粉,历史异常悠久,居然上溯到了秦朝征百越的时候。

  传说,秦军将士们不爱吃大米,有人特意把大米整成了米线。

  后来,又经过一千多年的演化,本地的圆粉,便成了比米线粗一倍的模样。

  玉柱原本只是想试一下,没想到,他手下的军官们吃了圆粉之后,兴高采烈的说什么,找到了吃面条的感觉。

  嘿嘿,这便好啊,玉柱也松了口气,看张辛的眼神,比此前又柔和了一些。
记住手机版网址:wap.read81.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