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赐婚(求月票)_骗了康熙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31章 赐婚(求月票)

第(3/3)页

后,就领着针线娘子们,在上房旁边的西耳房里,开始加紧赶工。

  只因,玉柱三日后要去吏部和都察院报到。

  所以,裁缝和针线娘子们,最迫切的任务是,先要把上衙的常服补子做出来。

  一直做隆家珠宝生意的瑞昌银号的东家,得知消息后,亲自带着很多挂朝珠来了。

  李四儿看着密密麻麻的朝珠,简直要挑花了眼。

  玉柱专门研究过大清会典和各种上朝的规矩。

  怎么说呢,他的官职不高,没资格参加每日的“御门听政”。

  按照规矩,普通官员们,只能参加大朝和常朝。

  每年的元旦、冬至及万寿节,皇帝御太和殿接受王公、文武百官的参拜、庆贺,称之为大朝。

  大朝的意义在于体现国家礼制,皇帝在大朝会上也不会处理任何政务。

  说穿了,大朝就是一种礼制的仪式而已,一年之中仅有三次。

  常朝,则是指文武百官,每个月的初五、十五、二十五,这三日都要参加的朝会。一个月仅有三次。

  真正处理日常朝政的议事机制,其实是御门听政。

  御门听政,也就是皇帝驾临乾清门前,亲裁大政。

  有资格参加的臣下,包括:管部的阿哥、殿阁大学士、六部的满汉尚书、满汉左都御史、理藩院满汉尚书、通政使和日讲起居注官,这些人是固定的听政班底。

  偶尔,因为议事的需要,也会召来王公大臣,或是各部相关的官员等。

  有资格参与御门听政的官员,一般也就是二十多人而已。

  所以,身为五品小官的玉柱,日常的上衙,也就是去都察院内坐班了。

  隆科多非常熟悉朝廷各个衙门的情况,他笑眯眯的说:“都察院就在正阳门内,棋盘街以西的制造库正对面,北边是太常寺,南边是刑部。你每日去那里上衙坐班,最好别走红庙那条街。唉,路上的长官们太多了,单单是避让去道旁,都会折腾死你的。”

  “阿玛,那该怎么走?”玉柱毕竟刚入仕,很多情况并不熟悉,这就需要询问四九城内老地头蛇的隆科多了。

  隆科多微微一笑,瞥了眼李四儿,笑道:“你额涅原本以为你会入翰林院的,担心你起得太早了,睡眠不足,便早早的在正阳门内的头甲巷,替你置办了一座四进的宅子。前些日子,你额涅也早就命人收拾妥当了,以后啊,你就搬到那边去住。嘿嘿,从那边出门上衙,乘官轿的话,仅需半刻钟最多了。”

  玉柱心里那叫一个爽啊,这么近的距离,睡觉睡到自然醒,上衙也就不到十分钟,还有比这个更美的事儿么?

  不管别人怎么看,隆科多和李四儿对玉柱,那可是打心眼里的疼爱了!

  最令玉柱感到满意的是,李四儿那么的舍不得他,居然肯放他出去单独住了。

  唉,伟大的母爱啊!

  单独住了好啊!

  单独住了,玉柱想干的很多事情,就方便多了。

  (PS:爽了吧?现在是3488月票,今天到了3638张月票,必有加更!)
记住手机版网址:wap.read81.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